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据新华社年6月2日电鉴于鱼腥草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注射用新鱼腥草素钠、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7类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1日发布通告,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同时暂停受理和审批相关各类注册申请。

  据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

  据介绍,鱼腥草仍可入汤剂或食用,其口服制剂也较为安全,仍可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

  强壮艺术家滴注鱼腥草后猝死

  据《广州日报》报道5月22日,广州艺术圈内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才俊不幸逝世,终年只有47岁。就在22日早上,这位贾(化名)姓艺术家还只是感觉有点喉咙痛、发烧,谁知在医务所打了鱼腥草药剂后,就再也没有走出来。

  “他是走着进去看病的,没想到……”同贾先生熟识的一位朋友向记者叙述:5月22日上午,贾先生起床后感觉很疲劳,胃部有点不舒服,还伴随发烧,虽然只是感冒的小症状,但他的妻子还是陪他来到他们所居住的番禺某楼盘医务所看病。随后医生为其开具了点滴鱼腥草毫升以及氯化钠毫升,让其静脉滴注抗感染。

  “大概9时多开始打的,10时多病人就感觉强烈不舒服了。”据贾先生的朋友介绍,当时贾先生突然出现强烈的头晕、想吐,医生为其量血压发现血压一路下降。随后贾先生开始打寒战、抽搐并身体痉挛。他当时还要求转院,随后,当赶到时,医生发现其呼吸已经微弱。

  贾先生的朋友记不住准确时间,只记得大概没多久后贾先生就“猝死”了,这时仅仅是当日中午。医院鉴定认为是因心脏病突发导致的猝死。

  但贾先生的亲友不相信这个结果。一位林姨(化名)说:“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一直身体健康,怎么就……”

  贾先生的家人则认为:首先贾先生向来体魄强健,身体非常好;第二从未发现其有心脏病史;第三,他是因为注射了鱼腥草药剂后突然发作的。因此,他们有理由怀疑,贾先生的突然死亡与鱼腥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关。涂端玉

  :鱼腥草4个月夺4命

  今年4月8日,湖北省汉阳一3岁小孩在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后死亡。武汉市卫生局称,这是去年以来出现的第4例由鱼腥草注射液导致的死亡病例。

  该局医政处处长罗时珍介绍,4名病例中2例为儿童,事发场所有乡村医务室,医院。他说,有的医疗单位是正确用药,因此不排除鱼腥草注射液造成不良反应的可能。

  近年来,各地关于鱼腥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道不断。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负责人余星说,该药是近年来才上市的中药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疗效是肯定的。年开始,国家下发通知将其列为不良反应重点监测药品之一。

  余星指出,按有关规定,鱼腥草注射液在使用前不需要做皮试。但医疗单位在使用时务必注意:缓慢静脉滴注,除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外,不要与其他化学药物混用,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注射时一旦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呕吐或视力模糊等不适,应立即停用该药并实施抢救。曾经使用该药物有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当禁用。

  分析中医药专家:鱼腥草食用很安全

  虽然鱼腥草注射液在全国范围内停用,但是鱼腥草用于中药汤剂、民间食疗仍然安全。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周岱翰3日接受采访时指出,鱼腥草制成注射制剂可能与其他中药一样存在成分不稳定等问题,但本身是安全的。

  据悉,鱼腥草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千百年来在医药界和民间广泛使用。周岱翰教授是中医肿瘤学界的行尊,他接诊的肺癌病人普遍具有“肺热”指征,他几乎每天开出的中药汤剂里都会包含清热解毒的鱼腥草,在病人身上使用几十年均未见不良反应。

  周岱翰认为,鱼腥草用于中药汤剂、民间食疗绝对安全,口服从未发现对全身任何系统有毒副作用,但是提炼注射液就涉及到中药制剂普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成分和质量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在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背后,显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药的标准化问题。

  据介绍,鱼腥草注射液由中药鱼腥草提取制成,和所有的中药注射液一样,鱼腥草注射液经过人工提取时,受技术限制,难以达到纯制剂的要求,植物蛋白无法取尽,容易造成过敏反应。

  为什么中药制剂稳定性不好?周教授指出,一味中药本身就是一个大复方,其有效成分非常复杂,往往包含了几十种物质。注射液不像即煲即饮的汤剂容易保鲜,有的有效成分如挥发油,一旦挥发了其药效就同时丧失。以穿心莲注射液为例,其有效成分是穿心莲内酯,但不同产地、不同采集季节甚至不同的药用部位(根、茎或叶)中,该成分的含量差距很大。因此穿心莲注射液也同样存在不同厂家、不同批次药效差异很大的问题。天然鱼腥草至少含有48种成分,哪些是抗菌的,哪些是调节免疫力的,分得并不是很清楚。

  中医院副院长张伟程教授表示,自己平日的用药习惯就极少使用鱼腥草注射液,事件不会影响到临床工作,因为注射液有多种替代产品,而食用鱼腥草仍然是安全合法。廖怀凌

  封杀广州鱼腥草注射液一夜“蒸发”

  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停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类注射液的消息后,记者走访了广州中医院,广东省、医院,医院医院,发现7类注射液在一夜之间“蒸发”。其中,医院尚未接到通知,就按通告先紧急封存了“问题注射液”。

  此次鱼腥草注射液被停用事件无疑向世人敲响了   据悉,鱼腥草注射液是中药提取制剂,医院使用最为平常。截至2日17时,广州中医院有关人士还告诉记者,药剂科尚未接到药监局及卫生部门下发的停药通知。但在前晚,该院已经浏览到国家药监局的网页,并从网上下载了停药通告,从2日晨开始,医院就封存了所有“问题药”。院方表示,虽然目前药监局并未要求追回“问题药”,但医院已经开出去给病人还未注射的针剂,病人医院,药房负责回收这些药。

  医院则表示,1日22时接到药监局和广东省卫生厅、广州市卫生局联合发布的停用通知,2日,包括鱼腥草注射液在内的7种针剂全部下架封存。该院称,封存的“问题药”要么退回给厂家,要么销毁,但都要等到相关部门做出权威结论之后才有结果。

  鱼腥草被称为“中药抗生素”,加上该药与西药相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医院被广泛使用。记者巡城发现,“问题药物”确实医院“蒸发”了。

  医院药检师许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鱼腥草注射液近几年开始在临床上使用,以前认为副作用比较小。虽然也碰到过一些病例,病人在注射这7类注射液的过程中,出现过局部红肿、热痛、发烧、眩晕、呕吐、寒战、药物疹等过敏反应,但严重到过敏性休克、血压降低至死亡的还是少见。

  专家认为,过敏性体质、老人、小孩、重病人、输血过敏以及本身对中成药(如清开灵、白蛋白)存在过敏的人,注射鱼腥草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事实上,任何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有数据显示,约3%的人对中成药有过敏反应。光日

  鱼腥草的“历史”不清白

  鱼腥草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清热、解毒、利湿。截至年第一季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有关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例,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12例、呼吸困难40例。

  典型病例如下:一女患,1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鱼腥草注射液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约10分钟,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血压80/50mmHg。立即停药,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分钟后症状缓解,血压升至/70mmHg。一女患,4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鱼腥草注射液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约10分钟,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呼吸困难、面色青紫,面部出现皮疹。立即停药,经静脉推注氟美松5mg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

  鱼腥草的药性

  相传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吃。勾践亲自上山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终于发现了一种。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难关。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凉拌侧耳根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药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

鱼腥草事件——中药静脉注射剂残害中国人民达三十年之久

鱼腥草事件是一起中药静脉注射剂残害中国人民的严重事件。受害人及其家属应当起诉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国赔。两局的局长和有关当事人应当被绳之于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教授在健康报上告诉我们,鱼腥草静脉注射剂含有48种化学成分(见附件1)。而国际通用的静脉注射剂只允许有一到五种化学成分。比如,盐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盐,糖水静脉注射剂只含糖,糖盐水含两种化学成分。糖盐水再加一种抗生素就是3种化学成分。如果再要加一个药进去(第4种化学成分),就要查配伍禁忌。(查配伍禁忌的理由就是有可能会出事。)

而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把国际准则,人体(肾脏)只能同时接受5种化学成分以下的科学标准,一下子提高到48种,他们的根据是什么?今天我们看到的后果是:含有40-50种化学成分的中药静脉注射剂中,植物蛋白造成过敏死亡,太多的化学成分和对肾脏有毒的化学成分让肾脏无法处理造成急性肾脏衰竭死亡,化学成分中有破坏红血球的毒性造成急性溶血死亡等。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鱼腥草事件,中国人民才明白了两件事:1。如果谁要标新立异,做事离开国际标准,一定要一步一步来,一定要做充分的动物实验。先从6个化学成分,7个化学成分,8个化学成分,一步步做上去。一定要先问问“肾脏”同意不同意。不能从5个一下跳到48个。这样做有违常理。2。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在鱼腥草事件中明显违反常识常理和违法的事至少有五条:

1)不学医的人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口服药和静脉用药二者之间的巨大区别。对于口服药来说,人体的胃肠道就是一个天然屏障。比如,我们吃了坏的东西要拉肚子。而拉肚子本身就是加速排泄,减少坏的东西在胃肠道里被吸收的时间。而药物进了静脉之后,就只有肾脏一条出路。只要肾脏说干不了,病人就得死。因此,全世界各国的医疗系统对于静脉用药极为小心,慎之又慎。学过医的人都知道,人的胃肠道先把食物中的复合物打碎了,再根据身体的需要有取舍地吸收单一化学物质(或单一化合物)。用单一化学物质的方式进入人体这是最基本的生理学常识。所以,把含有复合物和48种化学成分的鱼腥草等静脉注射液一气儿打进中国人的静脉,在中国以外的任何国家,包括饿得要死的非洲,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为什么要推销中药静脉注射剂,做这种明显违反人体生理学常识的事?

2)他们怎么胆敢做一件这样远离国际标准的事,从5跳到48。是谁授予他们如此违法做事的权利?他们一定没有做从6,7,8一步步走上去的动物实验。一群国家委任的作为官员和顾问的高级知识分子有什么理由做这种明显违反常理的事。

3)批准把含有48种化学成分的鱼腥草等静脉注射剂全国临床应用之前,显然没有做过足够的动物实验。健康报年7月20日第一版《鱼腥草注射液基础研究启动》(附件2)的告示实际上就是通知老百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要赶紧“补课”。因为以前没有做过或没有正规做过“基础研究,包括致敏性,安全性,预测性,抢救措施,联合用药等。”中药静脉注射剂在中国临床应用已经30年了,居然没有做过基础研究。过去的30多年,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就是这样把中国人民当成他们“出成果好升官”的动物实验大白鼠。

4)中药静脉注射剂被有些人誉为“中药抗生素”。而周超凡说:“鱼腥草注射液48种化学成分中,主要是甲基正壬酮,而究竟哪种成分对哪种细菌有抗菌消炎作用却不清楚。”江苏康缘药业高级工程师戴翔翔说:“我国现执行的中药注射剂研发规定中,有一项很关键:以净药材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2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25%;以有效部位投料制成的中药注射液中,可测成分必须达到总固体物的70%,静脉注射液不低于80%。但是,另外的百分之几十是什么?会不会有毒副作用或者引起不良反应?不得而知也不要求知道,但却直接输进血管里去了。而且目前的质量标准只对含个别指标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定性,根本不足以保证产品的安全。”(见附件1)

5)医生可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习惯用西药抗生素的基础上,当出现了一种新的“中药抗生素”的时候,动物实验的重点应当是和习惯用的西药抗生素作比较。看看这种“中药抗生素”杀细菌的菌谱和西药抗生素有无不同,杀细菌的强度是否比西药抗生素强,副作用是否比西药抗生素小。只有找到比现在正在用的西药抗生素更好的药,才能进入临床人体试验。这难道不是常识吗?为什么中国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和中医药管理局要做违反常识的事呢?怎么可以给中国人用更坏的药呢?

中药静脉注射剂作为一种新的“抗生素”,像鱼腥草注射剂中已知的百分之八十化学成分不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不知道抗的是那个细菌,有无抗菌消炎作用不清楚,打入人体静脉的这种“煮草水”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分不知道是什么(附件2)。把没有用且有毒的东西往中国人血管里打,这在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中闻所未闻。最无耻的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专家们,他们说:“关于中药注射剂中20%成分不清问题,由于中药成份的复杂,不可能等全部问题都解决了再进行开发。”一副强买强卖的嘴脸。什么叫“不可能等”,能不能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细菌感染用其它的抗生素都不行,就在等你这副灵丹妙药去救命。“齐二药”的假药只害死了11个人,而中药静脉注射剂30多年来在中国害死了多少人?!中国人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要两局的局长拿出能说服全中国人民的实验证据来,拿不出来局长就坐牢。一定不能让下一个中国百姓再死于中药静脉注射剂。

本文来源:黑龙江生活报,BIOON网,搜狐网、精准医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20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