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止咳的中成药品种比较多,如果选择不对,不但对疾病没有效果,还有可能加重病情。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止咳的中成药。
一.咳嗽的概念
中医上指肺气不清,肺失宣降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二.导致咳嗽的原因
中医上导致咳嗽的原因分为外感和内伤。
1、外感咳嗽
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寒温失宜或过度疲劳,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其中以风为先导,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随风邪侵袭人体,或挟寒或挟热或挟燥,表现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
2、内伤咳嗽
由于饮食、情志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咳嗽。
包括其它脏腑病变涉及肺(如饮食不调,过食肥甘,酿湿生痰;嗜烟好酒,熏灼肺胃;脾运不健,痰湿内生,上犯于肺;情志刺激,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气火循经犯肺)和肺脏自病(如肺系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而上逆作咳)两种情况。
内伤咳嗽证型包括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肺阴虚咳嗽、肺气虚咳嗽。
三.不同证型咳嗽的临床症状、治法
1、风寒咳嗽
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发热怕冷,头痛、全身痛,鼻塞流涕等风寒感冒症状。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2、风热咳嗽
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咳痰不爽,常伴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痛等风热感冒症状。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3、风燥咳嗽
无痰或少痰,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黄,大便干燥等。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痰湿咳嗽
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易于咳出,早晨咳嗽咯痰尤甚,有气喘、痰鸣、胸闷、便溏等症状。治宜补肺健脾,燥湿化痰。
5、痰热咳嗽
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咳出,舌红苔黄腻等。治宜清热泻火,止咳化痰。
6、肺气虚咳嗽
咳喘无力、气短,咯痰白、稀,自汗,畏风,怕冷,面色苍白等。治宜补肺益气,止咳定喘。
咳露口服液,中国唯一能迅速排痰、止咳、消炎、解除支气管痉挛的现代专利中药!
深层止咳一饮而静
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多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感冒咳嗽及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就用咳露口服液!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1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