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01
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两大类: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02
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儿童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
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
主要症状
(1)学龄儿童与青春期儿童: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典型感冒,发作甚快。
(2)会有发烧(39-40℃)肌肉酸痛、畏寒、头痛、脸部潮红、身体不适、流鼻水、咳嗽、结膜炎。
(3)B型感冒:则以眼及鼻部的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状较不明显。
(4)无并发症时白血球多为正常值。
(5)较小的孩子,临床变化较大。
(6)通常有明显的发烧,中度的鼻炎,有水样鼻涕,有时会有发烧性抽搐、腹泻、中耳炎、皮疹等。
(7)可以引起喉头、气管、支气管炎,细小支气管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青少年为主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应多喝热开水(少量多次的喝,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搞感冒的作用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
主要症状
(1)学龄儿童与青春期儿童: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典型感冒,发作甚快。
(2)会有发烧(39-40℃)肌肉酸痛、畏寒、头痛、脸部潮红、身体不适、流鼻水、咳嗽、结膜炎。
(3)B型感冒:则以眼及鼻部的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状较不明显。
(4)无并发症时白血球多为正常值。
(5)较小的孩子,临床变化较大。
(6)通常有明显的发烧,中度的鼻炎,有水样鼻涕,有时会有发烧性抽搐、腹泻、中耳炎、皮疹等。
(7)可以引起喉头、气管、支气管炎,细小支气管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青少年为主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应多喝热开水(少量多次的喝,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搞感冒的作用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2.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传染。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人自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有高度传染性。
主要症状
多数以耳下部肿胀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有发热、头痛、畏寒、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肿大先从一侧开始,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发红,发热38度-40度不等。整个病程10-14日。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多发生在5-15岁人群。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3.上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上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4.水痘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03
家长应该配合幼儿园哪些工作:
1.每天早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1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