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感悟来自广东东莞学员——徐建中。
79岁不仅自己学扶阳医学,
还推荐医学院大三的孙子来学习。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让他如此执着?
79岁为什么要学习扶阳中医?
对于中医的爱好源于自己自小体弱多病,特别易感冒,一感冒就胸闷咳嗽,全身无力,气管炎支气管炎就来了,接下来十多天胃胀纳呆消化不良,夏天怕热,冬天怕冷,秋天易燥,暑夏霜湿,一年四季都会感冒,用尽了各种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油剂青霉素等等。
为什么会体质这样差,原来小时候未过好麻疹,大概4岁出麻疹发烧。按中医应托里解表,一个很有名的西医大夫,却给我找了盘尼西林,清热消炎,结果麻疹出不来。后来在腋下长出个大脓疱。因此麻疹伴随的咳嗽就逢病则发,伴随终身。
我的大儿子也是过麻疹,疹子出不来,有点烧,乡里一个庸医过来打了一针,从此全身冰凉,昏睡几天不醒,内热外寒,人瘦得一把骨。
以后找到县城一个老中医,这位老中医,躺在病床上开了一个药方,五六元钱的药,拉里了黑色的粪便,从此转危为安。
亲近扶阳医学为了寻求健身强体的办法,我开始自学点中医,以后生病也想找中医师开药。感冒了也常用的是桑菊饮、银翘散之类。
正统中医学院的教材,理法方药、四诊八纲......摊子铺得很大很大。虽然经过三四年学习,临床却常常找不到北,疗效也常常并不如意,这也是目前中医受人冷落的原因。
直到退休以后,看到很关键的一句话,易感冒的原因,是因为肾阳虚。因为肾与膀胱经相表里,膀胱经主表,膀胱经稀疏,所以外邪易于入侵。
中医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生活中的肾阳虚者大有人在。人过四十,阳气减半,酒色财气都伤肾阳。所以预防感冒,当以填补肾阳入手,不是靠勤洗手戴口罩能预防的。
77岁时看到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后来读了卢崇汉老师《扶阳讲记》,看了七集《扶阳论坛》,使我看到了一个中医新天地。
之后,读了彭重善老师主编的《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傅文录老师的《火神派扶阳临证备要》,觉得扶阳医学才是真正的中医。
它的阳主阴从、阴平阳秘、阳正阴守理论,不仅是医学更是哲学,它擅治各种疑难病杂症,它可以解决很多现代西医无法治愈的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肾衰、失眠、延长癌症患者生命,疗效显著。
在彭重善老师那传承基础上,傅老师又深研郑卢医学,创造性的归纳、总结,提炼扶阳医学三法治万病、脉法药一体论、治病次第论三大特点。
后又推出了阴阳数字辨证法,和扶阳舌诊,一针二灸三用药,能够一针见奇效。总结了祛邪建中填精六字真言。傅老师大医精诚、提炼、推广、传承扶阳中医功莫大焉,为我国中医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感恩遇见傅老师,吾辈三生有幸!
本人因年事已高,因尿频尿急求过傅老师,服了四张方剂,经两三个月的调理,基本好转。
我现在头脑清楚,思维尚敏捷,参加了傅老师的一期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推荐我在医学院大三的孙子也学了一期,通过学习进入扶阳医学之门。
失亲之痛回想起来,我的很多亲人,都因为得不到扶阳医学的治疗而相继过世。如果我能早学十年,也许我能挽救他(她)们的生命。
我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舅舅就如我的父亲。舅舅晚年的时候,他不吃饭,吃饼干。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口中无味,这就是火不生土的象,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当时能大补肾阳,只要肾阳生,脾阳自生,食欲即可恢复。可是无人知道。
我的岳父80岁时胃大出血,吐的是一地紫黑色血块,典型的脾肾阳虚症,可请来的医生只是打止血针,吊维生素。岳父临终的前一天,大叫冷啊、冷啊!大呼我的名字,我被他叫得心惊肉跳。
兄嫂说这是过雪山,慌乱中我只能给他一个装满热水的盐水瓶。其实这时,只要一剂四逆汤或许就可以救活他的性命,可是我那时不知道,连医生也不知道!
我的岳母也是由于过度操劳,胃出血过世,都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所以人要尽孝需要有智慧实力啊!
还有我的母亲颈下长了一个甲状腺瘤,原来是软软的,越医越硬,因为用的都是寒凉消炎药。医院肿瘤的专家,这些专家用的是进口的消炎药,治疗一个月,肿瘤变成了癌,越治越硬,钱花光了,只得回家,人财两空。
扶阳中医说:“阳化气,阴成形。”90%的癌症都是阴寒的凝聚。当用阳药才慢慢气化得开。使用消炎药只能是雪上加霜,所以找错了医生就是找错了方向,就是人财两空。
学习勉励我相信扶阳医学将来一定会成为中医的主流医学,它将造福于全中国人民,学习扶阳医学,引用张仲景的一句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危,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学习扶阳、实践扶阳,也使我头脑清楚,至今尚不糊涂,这就是我要学习扶阳医学的原因。
热爱并学习,
也是一件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点赞、在看鼓励师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2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