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医院承办,中国医医院协办的“第三届过敏医学高峰论坛”在10月16日至18日期间,在医院模拟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举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侯立安院士受邀在10月17日举行的开幕式致辞,会议期间,来自81家医院逾百位过敏医学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

据悉,过敏医学又称变态反应学,广泛涉及呼吸、皮肤、耳鼻喉、急诊、眼科、消化等专科。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孙劲旅介绍说,本次论坛以“智慧新时代抗敏新科技”为主题,并分为顶级专家过敏论坛、两岸四地过敏论坛及天府呼吸高峰论坛、西部儿科论坛、皮肤分会场、食物过敏分会场、鼻科分会场、基础研究分会场六大主题论坛版块,由来自广州医院、医院、澳门科技大学、医院、医院、医院、首都医科医院等61家机构的76位专家,从多学科角度分享过敏医学的最新学科发展成果与理念。同时,还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向全球呈现本次论坛的种种精彩。论坛的召开必将成为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促进关联学科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促使国内甚至国际业界在临床、科研等方面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成为患者获取高质量诊疗的重要保障。

对于本次大会,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衷心寄语,“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制造出中国自主研发的抗敏药物,使它标准化,并且让我们的工作真正走向国际。”

“学科发展是高质量诊疗的原动力,可以实现患者最大获益的终极目标。”医院党委书记徐俊波说,近年来该院持续在呼吸学科建设方面发力,伴随全省首个以钟南山院士命名的院士工作站、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等先后落户,更是建立起了与国内顶尖团队联动的平台,在呼吸相关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本次论坛集结了过敏专业6大方向的顶级专家来院交流,医院相关专业的发展进程。借此契机,医院将启动对过敏个体进行多组学调控网络研究工作,建立个体化过敏分子诊断新模式和特色“一站式”精准诊疗。同时,带动相关专业学科的发展,力争将医院建设为西南地区最强的过敏疾病精准诊疗中心,进而实现过敏疾病患者一站式、个体化的诊治体系,并推动区域过敏性疾病诊治的水平提升。

很多人会反复出现鼻塞、眼睛发痒、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大多数人会以为这是天气转凉引起的感冒,而往往忽略了另一种情况:过敏。

近年来,存在过敏问题的群体增加明显。为帮助患者找到“真凶”,医院率先开设了过敏反应科。无论是呼吸系统、皮肤还是鼻部过敏问题,在这儿都能“一站式”找到答案。

不知是过敏作祟

小伙猛吃感冒药

36岁的钟强近来总是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以为自己是“感冒”后,中药、西药吃了一堆各种各样的感冒药,但症状却始终反反复复。医院/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就诊后,发现是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被建议寻找过敏原。经过特异性IgE和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查,发现致病“真凶”是尘螨和猫毛。“以前时不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吃了药会有一些好转,但没多久就又发了。”钟强回忆说,自从6年多前家里开始养猫之后,他的不适症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不适程度也是越来越严重。之前也去就诊,但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没有找到真正原因。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钟强为自己的小猫找了一户好人家收养,同时在家里针对尘螨做了一系列的清除和避免措施,配合规范的药物治疗,现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出现过敏的症状。

独立过敏反应科

系统解决恼人问题

“很多人对过敏问题的认知还不够,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关联问题。”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国平表示,近年来收诊过敏困扰的患者越来越多,该科门诊患者中约30%都存在过敏的问题。另据统计,近年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均急剧增长,全世界的过敏人口占比已高达20%-40%。此外,据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呼吸分会等的数据,中国目前有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超过多万、过敏性鼻炎患者超过3亿,皮肤过敏患者也是数以亿计。

“如果不能给患者一个成体系的诊治,过敏问题难以被解决。”李国平表示,不少过敏患者都是“数病齐发”,但目前多数与过敏相关的科室的设置难以实现“一站式”治疗,“比如放在皮肤科,只能解决皮肤问题,如果病人合并有哮喘、鼻炎就难以一并解决。”医院的市呼吸健康研究所的规划,单独成立过敏反应科,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被过敏问题困扰的患者,能够在这儿“一站式”的找到“元凶”展开治疗。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白华宇

原标题:《钟南山线上致辞

第三届过敏医学高峰论坛在蓉举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23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