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我们常常希望自己只有正面的情绪,赶走一切负面情绪,不承认自己的负面情绪,然而,越是这样,负面情绪反而会常常光临。蔡康永说,承认自己是个有情绪的人,也承认别人是有情绪的人。《奇葩说》里詹青云说:最重要的情绪管理,就是你要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我们需要的是正确的对待负面情绪,并学会处理方式,让自己变得平和。1、为何会出现负面情绪在周岭的《认知觉醒》中,他认为负面情绪的出现主要是心智带宽的降低和单一维度看问题所导致的。首先,心智带宽降低导致负面情绪所谓的心智带宽是指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也可以说心智带宽越高,各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有研究结果表明,人在贫穷情况下容易变笨,这不是说在贫穷的情况下能力有所缺失,而是贫穷俘虏了人类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心智带宽降低。人在贫穷状况下,吃饭问题成了稀缺问题,心智带宽降低,哪里还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相应的判断力也会随之降低。在现代生活中,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可是竞争压力的出现,让人类出现更多的焦虑情绪,焦虑的情绪也会降低心智带宽,导致急于求成。我们经常在同一时间报很多课,买很多书,可是时间是有限的,学的、读的都是浅层的东西,反而更加深了焦虑情绪。也就是说当我们被一件事情吸引或者同时面临很多任务时,都会导致心智带宽降低,从而出现负面情绪。其次,看待问题的视角单一也会导致负面情绪很多时候坏情绪只是我们短视的结果,视角单一,甚至喜欢钻牛角尖。而容易有情绪的人通常看问题都比较狭隘,只用一种视角来看待问题,认为只能有一种解决方式,不知道用其他的维度来获得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我们跟家人在育儿方式上有所不同,我们就一直纠结在这个不同上,那么矛盾只能升级,永远只能存在负面情绪。2、如何让自己变得情绪平和一、拓宽心智带宽心智带宽的提高,有助于我们拥有支撑自己的远见、耐心、行动力和自控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如何拓宽呢?首先,理智的做出主动选择,在有压力的环境中需要有远大的格局,在主动觉知的状态下,人们可以承受压力,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其次,摒弃急于求成,少即是多。这时就要求我们需要“精要主义”。这种急于求成,在同一时间学很多东西的心态正说明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疲于奔波,却一事无成。从深度学习的角度来说,也是先精通一样,再用底层逻辑来打通其他技能。最后,审视自我,谨慎决定。正确看待自己的欲望以及害怕、担忧、紧张等各种极端情绪,能够自我觉察,接受,最终清理。正如李欣频老师说,要清除掉自身的情绪木马,才能走在天命的频率中,活出真正的自己。二、多维看事情世界是多维度的,如果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最终将陷入死循环。就像我们去旅行,即使是去同一个地方,自己去,和朋友去,和家人去,和旅行达人去,和某一方面的专家去最后的收获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都会以他理解的维度去体验。还有观影,李欣频老师在《人生创意十四堂课》中提到,看电影如果可以用当主角、当对手、当摄影师、当导演、当编剧这五种观影方式,就可以从电影中学到很多人生功课以及讲故事的能力。当别人的意见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看是否能够共情,接下来要么一笑而过,要么耐心讲解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心服口服,要么提出第三种方案。所以我们需要承认世界的多维性,这样才有可能让自己变得平和,才有可能去改变自己。三、动机转移当有一件事情是我们特别不喜欢的事情时,如果我们抵触,就难免会产生情绪,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换个想法:我不是在做这件事情,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情,就可以让自己情绪好转,这就叫做动机转移。比如我们写作,如果只是盯着流量,盯着稿费,就会被这些东西所束缚,每天都不会静下心来专心写稿,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绑架”。但是如果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以输出来倒逼输入,为了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即使没有流量,也不会太过于失望,而当有了反馈和奖励的时候,能够为自己提供坚持输出的巨大动力。所以只有将所有权转移到自己身上时,才能获得持续坚持的动力。还有一种动机转移是为玩而做,将枯燥的事情转化为好玩的事情,以此来满足大脑的喜好。我一度因为儿子的玩具收纳问题而苦恼不已,后来我想他不是喜欢小兔子吗?我可以拿收胡萝卜来引导他来收玩具啊!果然,他欣然接受,很痛快地将积木当成胡萝卜放入了收纳盒。一个人如果能够将枯燥无聊的事情变成有趣好玩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一种能力。在《一生的资本》中,作者说在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如果我们以一种多维的角度来看待事情,那么我们将获得一种平和智慧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2338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2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