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个月,低热、咳嗽、流鼻涕2天,就诊当日下午喂养困难,出现喘息。发出呼噜声音,中——重度呼吸困难。
出生5月时有气喘1次,当作哮喘治疗好转;36周早产,出生后无窒息抢救史,正常免疫接种。
体检:BP92/60mmHg,HR次/分,RR55次/分,T39.1℃(R),SaO%;
中度激惹,难以安抚,鼻煽,剑突下吸凹(+),弥漫性呼气性哮鸣音。
患儿是哮喘OR毛细支气管炎?呼吸评分情况如何?需要沙丁胺醇OR肾上腺素?
毛细支气管炎呼吸评分
经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评分后:患儿总分是10分,殷教授指出,从呼吸评估分值来看,患儿处于比较危重的状态。
使用沙丁胺醇OR肾上腺素?
根据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流程进行初期的支持治疗,然后再进行呼吸评估,观察评分是否得到了改善,有患儿曾经有喘息史,曾按照过哮喘治疗,因此初始治疗需要使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儿对沙丁胺醇的治疗反应进行后续的治疗。
据《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年版)》指出: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的发病年龄为2~6月龄,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等。
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其中﹤6月龄和高危的婴儿有较高的病死率。
一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
殷教授指出,毛细支气管炎早期会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39℃高热不常见)。
1~2d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
3~4d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
5~7d时达到疾病高峰。
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其中3个月的小婴儿会出现呼吸暂停。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快、呼气相延长、可以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严重时会出现发绀、心动过速、脱水、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及鼻翼扇动等表现。
我国毛细支气管炎共识中提出了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殷教授说,这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短时间内对患儿进行病情评估。
病情严重度分级
注: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判断标准为存在其中任何1项即可判定
二
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早产(孕周37周)、低出生体重、年龄小于12周龄、有慢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气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协调、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神经肌肉疾病、免疫功能缺陷、唐氏综合征等患儿。
三
要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建议在疾病早期(最初72h内)或有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危险因素的患儿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鼻咽抽吸物病原学检测
毛细支气管炎病毒病原检测方法包括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ELISA和金标法)、PCR、RT–PCR等方法;RSV、流感病毒A和B、腺病毒等病原谱的检测有助于预防隔离,并避免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
胸部X线检查
毛细支气管炎X线表现为肺部过度充气征或斑片状浸润阴影,局部肺不张,支气管周围炎;
患儿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1.有脱水征象时需要检测血清电解质;
2.当体温38.5℃,或有感染中毒症状时需做血培养;
3.重症、尤其是具有机械通气指征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四
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四步曲
毛细支气管炎的基本处理原则包括监测病情变化、供氧以及保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定。
1.细致观察并随时评估病情变化情况:
临床医生需要反复查看患儿病情,评估变化;对处于疾病急性期的住院患儿,运用脉搏血氧监测仪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2.保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
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或清醒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者有吸氧指征;给氧前宜先吸痰清理气道、摆正体位,以保证气道通畅;对有慢性心肺基础疾病的患儿需要更积极用氧。
3.保证足够碳水化合物供应:
患儿若能正常进食母乳,应鼓励其继续母乳喂养,若患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min,且呼吸道分泌物多、容易发生吐奶呛奶导致误吸时可考虑鼻胃管营养摄入,必要时予以静脉营养。
4.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可以试验性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M受体阻滞剂,尤其是当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家族史时;
(2)糖皮质激素: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选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3)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近年来关于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受到广泛百部酊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1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