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咳嗽,这5个问题帮你弄清原因》一文中我们了解了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婴幼儿期、学龄前期(0~6周岁):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学龄期(6周岁至青春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心因性咳嗽等。我们来具体说下各种常见病因的诊断和处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17633.html
01
咳嗽变异型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是引起我国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特点持续咳嗽4周,通常为干咳,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用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咳嗽症状明显缓解;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气道高反应性;有过敏性疾病病史,以及过敏性疾病阳性家族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
治疗可予以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如丙卡特罗、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作诊断性治疗1~2周,咳嗽症状缓解者则有助诊断。一旦明确诊断CVA,则按哮喘长期规范治疗,选择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两者联合治疗,疗程至少8周。0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AirwayCoughSyndrome,UACS)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第2位主要病因。以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也叫鼻后滴漏综合征。特点:持续咳嗽4周,伴有白色泡沫痰(过敏性鼻炎)或黄绿色脓痰(鼻窦炎),咳嗽以晨起或体位变化时为甚,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
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有时可见鹅卵石样改变,或见黏液样或脓性分泌物附着;
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有效,化脓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2~4周;
鼻咽喉镜检查或头颈部侧位片、鼻窦X线片或CT片可有助于诊断。
治疗根据引起患儿慢性咳嗽的上气道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过敏性鼻炎:予以抗组胺药物、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联合鼻黏膜减充血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鼻窦炎:予以抗菌药物治疗,可选择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阿奇霉素等口服,疗程至少2周,辅以鼻腔灌洗,选用鼻腔局部减充血剂或祛痰药物。增殖体肥大:根据增殖体肥大程度,轻~中度者可鼻喷糖皮质激素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1~3个月并观察等待,无效可采取手术治疗。03
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nCough,PIC),是引起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也是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诊断修正率最高者。特点: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病史;
咳嗽持续4周,呈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许白色黏痰;
胸部X线片检查无异常或仅显示双肺纹理增多;
肺通气功能正常,或呈现一过性气道高反应;
咳嗽通常有自限性,如果咳嗽时间超过8周,应考虑其他诊断;
治疗:PIC通常具有自限性,症状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04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rotract/PersistentBacterialBronchitis,PBB)是引起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儿童特异性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需要引起儿科临床医师的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1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