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宣肺润肺治疗都是对症治疗,不能消除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所以不能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是人体应对下呼吸道不畅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其作用是通过咳嗽动作把妨碍下呼吸道呼吸气流畅通的异物排出体外,恢复下呼吸道呼吸气流畅通。

这里所说的下呼吸道的异物,是指积聚在下呼吸道管腔内的异常物质,既包括从体外吸入的异常物质,也包括从体内向下呼吸道腔内分泌、渗出、脱落的异常物质,甚至包括下呼吸道管壁组织向腔内突出的异常物质。

所谓异常,既包括物质的性质、种类异于正常,也包括正常物质的数量异于正常。例如,下呼吸道管腔内正常是有水分的,但如果水分积聚过多,也属于异物。

下呼吸道的异物积聚到一定程度,妨碍呼吸气流的畅通,就会引起异物感,继而引起咳嗽反射,产生咳嗽动作。可见,咳嗽是异物感引起的反射。

所谓止咳,就是指抑制、终止咳嗽。根据上述咳嗽的原理,可以得出治疗咳嗽的途径有三类:

一是阻断咳嗽反射弧的反射。西医采用中枢镇咳药。中医采用毒性药物,如鸦片、罂粟壳、曼陀罗。

二、清除下呼吸道管腔内的异物。主要方法是应用药物。例如化痰药,使粘稠痰液变稀薄;促分泌药,增加分泌物以稀释下呼吸道管腔内的痰液;润燥药,增加下呼吸道管腔内的湿润度;燥湿药,减少对下呼吸道的分泌水分或漏出水分,也可改善支气管的充血肿胀状态。中医宣肺润肺药作用是把病邪驱出体外,也属于这个范畴。

三、扩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既有利于异物被咳出,又有利于异物未被完全清除的情况下保持呼吸气流畅通,不感觉得有异物。

以上方法用于治疗急性咳嗽可有明显效果,是治疗急性咳嗽的主要方法。然后,下呼吸道被损伤的黏膜得以自行修复,咳嗽愈。

但是,以上方法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只能改善或暂时消除咳嗽症状,不能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

以上治疗方法作用机制是避免或阻断“异物感引起的反射”。这是典型的对症治疗方法,可消除咳嗽症状,但对炎性病因无作用。急性炎性咳嗽的病因,是下呼吸道表面黏膜损伤,这个病因是在自身免疫系统作用下,和在抗生素治疗协助下自行修复。

但是,慢性支气管炎已发生了严重的病理变化,其病变范围的深度和广度都大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更详细论述请参阅拙作《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点、病因和治疗新技术》)。这样的病变,不会自行修复,非经专门的、特别的治疗不能修复。

由此可见,止咳、宣肺润肺治疗都是对症治疗,不能消除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所以不能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

年7月29日于颐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1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