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220507/10785870.html
小兔,你好!今天想和你聊聊阅读这件事,在一个阅读者与另一个阅读者之间。微博上最经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是,你咋那么有时间读书和怎么养成好的阅读习惯。well,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等于是在倾诉我的生活是有多么的无聊。我不打游戏不追综艺,不喝酒不社交,不玩麻将不逛街,不应酬不聊天,可不就有时间呗。这些事儿我都接触过,有些还沉迷过,但最终一一从我的生活中消失,并不是因为做这些事儿不快乐,而是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阅读带给我的快乐。我是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小时候学校上半天课,父母是双职工,我一到下午就脖子上挂个钥匙满街疯玩、打架、惹祸。有一次把隔壁门洞的小孩打坏了,父母只好去赔礼道歉。回来父亲把我一顿暴揍,母亲慈爱,看着也不是个事儿,就想办法把我留在家里。她从单位图书室里拿回来一大堆书,也给我带来了一生的快乐源泉。从此我再没出去打架惹祸过,一有时间就沉浸书的世界里,到现在四十年了,从未离开过阅读。那时候书籍贫瘠啊,我的阅读是从《大刀记》、《红旗谱》、《红岩》、《暴风骤雨》、《林海雪原》、《桐柏英雄》、《青春之歌》开始的,很羡慕今天的年轻人可以不用读这些,可以从很高的起点开始阅读。关于阅读的意义,我很同意唐诺在《阅读的故事》里的回答,我们在不满和绝望之间阅读,寻找可能性的世界。他说对阅读真正致命的是绝望,可能是短暂的绝望,很快会消失。这一点疫情期间我们都有感受,本来以为闷在家里会读很多书,结果会花很长时间刷微博,看不下去书。还有一种找不到阅读意义的情况是对这个世界太满意了,对生活太满意了,全部欲望都已经满足了,对世界不再好奇。不满足于实存世界,对可能性的世界的好奇,是阅读的原动力。阅读可能为我们打开一个从未了解过的世界。比如读《那不勒斯四部曲》,让我了解了女性之间的友谊和竞争,互相激励互相支持,有深沉的爱也有嫉妒与竞争,与男性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发现了身边的另一个世界。阅读也可能让我们对遥远的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比如我刚刚读完了克瑙斯高的《我的奋斗1—3》,那个在万里之外,只比我大几个月的挪威男人的生活经历和我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页书里絮絮叨叨的每一页我都能深深理解,感同身受。阅读是一件太美妙的事儿,以至于从阅读中得到的所有好处,比如知识的增长、对复杂人性的认识、对世界多样性的了解、思维方式的改变等等,都成了副产品。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无可比拟,尤其是完全不功利的阅读,更是纯粹的快乐。我说的这些想必你也有体会。我因为喜爱阅读,所以也对其他阅读者好奇。非常想问问你,你是怎么开始阅读并一直保持阅读兴趣的?你从阅读中都得到了哪些?你作为一个阅读者同时也是创作者,还有那么多社会活动,是怎么保持那么大阅读量的?阅读对你意味着什么?盼望你的回答。祝好!西窗随记西窗老师,你好哇!因为和您录过一次播客,率先于其他人听到了您的声音,于是,我先把您的信按照常规阅读了一遍,又脑补了您动听的东北口音读了一遍,立刻心旌荡漾。西窗老师读书的速度惊人,我默默地追赶,用慢跑加竞走还是追不上,就拿手上这本大部头《生活与命运》来说吧,两个星期过去了,我才读了一个开头,像一个助跑了半天迟迟不敢跨越木马的运动员,只好折返重新开始,在摩拳擦掌,东奔西跑中一抬头,看见西窗老师已经双腿并拢完成了腾空动作,稳稳地站在垫子上了。没错,西窗老师就是那个可以稳稳地站在目的地的读书人,成为我们跳跃翻转时可以盯着的参照物——以免落地时别摔得落花流水。有些人读书跟做生意一样,喜欢“闷声发大财”,我们倒是都喜欢标注一下,想读什么书,在读什么书,读过什么事,我理解的是因为一方面我们享受读书的过程,所以希望通过这样一点点具有小仪式感的标注来让读书这件事更加完整。二来,读书虽然是独自完成的事,但通过标注能进入一个阅读的共同体,从一本书的群体读者中消解了孤独。我通过标注就能看到西窗老师和我读了哪些一样的书,哪些是你读了我没读的,我也许会感兴趣。看到我们都喜欢的书,有一种原来我们都投中了一只涨停股票似的开心,发财也可以一起掷地有声地发财。巧了,我最近也在读唐诺的《阅读的故事》,我很快发现要读这本书必须先熟读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仿佛马尔克斯是唐诺心中落地很稳的参照物一样。作家虽然不会明目张胆地劝诱你读书,但会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你哪些书必看。唐诺也在书里指出,很多人不再阅读,是因为以“好书越来越少了”为借口。烂书就像混在街头的不良少年,把一些不愿惹是生非的人吓退,但也有一些人更加勇敢愿意留下来,他们就是那些可以越过烂书重遇好书的读者。唐诺说:“我始终相信人们是愿意阅读的,阅读所碰到最致命的麻烦,不在人们不想读读书,而是起了头却进行不下去。阅读(一本书)之难,不在于开始,而在于持续。”阅读可以很愉快,可以成为消遣,也可以心中有事地去阅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我一段时间不读书,心里就特别慌张,所以有时我怀疑自己读书的动机也不纯正,很大部分是为了消除自己的焦虑和匮乏,不读书,这些不良情绪就会上脸。我发现:如果不阅读,也不打磨手艺,脸会生锈,散发木讷僵硬的表情,人的身体就像铜镜,需要常常擦拭。对于我来说,阅读要克服的问题就是专注,在这个碎片化和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必须坚守住读无用书的初衷。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yf/23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