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鸡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其特征是气管发生啰音、咳嗽和打喷嚏。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因病原血清型多,使免疫接种复杂化。感染鸡生长受阻,饲料消耗增加、产蛋和蛋质下降、死淘增加,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病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一般特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一个代表种。多数呈圆形,病毒粒子带有囊膜和纤突。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肾和法氏囊中也能发现病毒。在肾和法氏囊内停留的时间可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型

IBV毒株用病毒中和试验将不同毒株分为很多血清型。有人认为主要的血清型是M14和C型,1其他为变异型。我国主要是M14型。引起肾病变的IBV株有澳大利亚T株,对肾的致病性T株为%。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除血清型很复杂外,其致病型也不尽相同,现有呼吸型、肾形、生殖道型,年在我国出现的腺胃型等。致病型和血清型没有相关性,不同致病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其血清学相关性可能很远,也可能很近,而相同致病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其血清学相关性可能很远,也可能很近。此外,冠状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包括血清学的变异及致病型的变异。有证据表明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IBV可以发生重组,因此很容易出现新的血清型和基因型,甚至是新的致病型。

(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多数病毒株在56℃15分钟灭活,-20℃可保存7年之久。病毒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如在0.01%高锰酸钾3分钟内死亡。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本病仅发生于鸡,但小雉可感染发病,其他家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病死率5—30%。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有一定抵抗力(约4周)。

2.传染源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的分泌液中,排出病毒,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可成为传播媒介,病毒康复后可带毒49天,在35天内具有传染性。

3.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给易感鸡。此外,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可经消化道传染,也可以经蛋垂直传播。

4.流行特点

本病无季节性,呼吸型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肾型和腺胃型流行缓慢,常发生与20-80日龄鸡,生殖道型发生于产蛋鸡。其发生和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病死率与并发感染有关。

(四)、临床症状

(1)呼吸型:鸡群往往突然发病

1.幼鸡:主要表现为伸脖、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呼吸罗音等症状。2周龄内雏鸡还常见鼻窦。肿胀、流鼻液、流泪、频频甩头等。严重时,羽毛松乱、体温升高、怕冷扎堆,甚至死亡,死亡率达30—50%。

2.5-6周龄以上的鸡突出症状是罗音,伴有一定程度的咳嗽和喘息,一般只有抓鸡贴耳听或夜深人静时才听的到“丝伊丝伊”声,这种日龄死亡率明显下降,可能会出现增重减慢或减重的现象,这对肉鸡养殖危害甚大。

3.康复鸡:大多发育不良形体消瘦,蛋雏鸡还会因输卵管损伤而严重影响或完全丧失产蛋能力。

4.成年鸡:呼吸道症状较轻微,开产推迟,产蛋量下降25%-50%之间,持续4-8周。产畸形蛋、软壳蛋、粗壳蛋。蛋品质下降,蛋清稀薄如水,蛋黄与蛋清分离,蛋白黏在壳膜表面。康复后产蛋量很难恢复。

(2)肾型: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鸡。

1.肾型和和呼吸型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表现为典型双向性的临床表现。最初有短期轻微呼吸道症状,只有在夜间才较明显,1-4天后消失。

2.发病鸡群呈反复性临床症状,在呼吸道症状消失后,出现表面上的康复,3-4天进入急性肾病阶段,出现零星死亡,鸡群出现厌食、口渴、拱背扎堆等,排出白色水样稀便,内含大量尿酸盐,肛门周围羽毛污浊。病鸡因脱水体重减轻、胸肌发绀,重者鸡冠、面部及全身皮肤也颜色发暗。发病10-12天达到死亡高峰,21天后死亡停止,死亡率约为30%。

(3)生殖型:只发生与产蛋鸡。

(4)腺胃型:20-80日龄无特征性症状,死后腺胃水肿、充血。

(五)病理变化

1.呼吸型

幼鸡鼻腔、喉头、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后期)分泌物。上呼吸道附着水样或粘稠的黄白色分泌物或堵塞。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增厚。气囊轻度混浊、增厚。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发生小灶性肺炎。

2.生殖型

产蛋鸡多表现为卵泡充血、出血、变形、破裂,甚至发生卵黄性腹膜炎。若在雏鸡阶段感染过IB,则成年后鸡的输卵管发育不全,长度不及正常的一半,管腔狭小、闭塞。

3.肾型

主要病变表现为肾脏苍白、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沉积大量尿酸盐,使整个肾脏外观呈斑驳的白色网线状,俗称“花斑肾”。

2.在严重病例中,白色尿酸盐不但弥散分布于肾表面,而且会沉积在其他组织器官表面,即出现所谓的内脏型“痛风”。

3.发现尿石症的鸡除输尿管扩张,内有沙粒状结石外,还往往出现一侧肾高度肿大,同时另一侧肾萎缩。

(四)腺胃型

五、防治措施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2.注意鸡舍卫生,保持良好通风,防止饲养密度过大,做好冬季保温。

3.发病后,严格隔离消毒,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淘汰发病鸡,彻底消毒鸡舍环境。

4.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

兽研检测(







































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yf/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