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的“燃灯人”半月谈记者杨思琪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极村,坐落着我国最北端的学校——北极镇中心学校。依托“最北”文学、冰雪运动,“最北学校”发展出有温度的教育。在校长马建国看来,边疆教育、乡村教育仍须升温,还需要更好的老师和更多的“燃灯人”。在北极镇中心学校,马建国和学生交流玩耍谢剑飞摄深挖“最北”地域文化育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引向正确的人生之旅。”走进这所学校的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的当代作家迟子建的作品名句。“迟子建是从大兴安岭走出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带有浓郁的地域气息,也充满哲思,给人启发。我们挖掘这样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发挥‘最北’文学的力量,引导孩子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马建国说。冰雪是大自然给予最北之地的恩赐。北极村一进10月就冰天雪地,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学校把“冷”变成热资源,大力发展雪地足球、速滑、冰车、拔河等运动项目,学生们在运动中不畏严寒、亲近自然,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师生还通过制作雪雕、手抄报等形式推广冰雪文化。“身处严寒冰雪世界,教育要有温度。”马建国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l/2360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l/2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