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的三伏贴日期

伏前加强:7月1日(周三)7月8日(周三)

初伏:7月13日(周一)7月16日(周四)7月20日(周一)

中伏:7月23日(周四)7月27日(周一)7月30日(周四)

闰中伏:8月3日(周一)8月6日(周四)8月10日(周一)

末伏:8月12日(周三)8月17日(周一)8月21日(周五)

伏后加强:8月26日(周三)8月31日(周一)

2适应症贴敷疗程贴敷部位说明

免疫功能低下及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多种呼吸道疾病。

“三伏贴”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疗程越长效果越好。

天突:胸骨上窝正中

神阙:肚脐正中

大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0.5~2小时,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胶布皮炎:

2、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甚至少数人局部可出现水泡均为正常反应;

3、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4、为了保证疗效而避免感染,应尽量减少水泡的发生,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感时,应立即取下膏药,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有严重水泡时,医院皮肤科就诊;

5、患有严重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疾患,或皮肤有破损。或对贴敷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

6、贴敷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冷饮,嘱多饮水;贴敷当日不宜游泳;注意皮肤清洁。若出现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

7、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皮肤娇嫩,不宜贴敷;

8、有严重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儿不宜贴敷。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已有悠久历史,现在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进行冬病夏治。所谓“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是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病症。此类疾病通常在夏季处于缓解期,如果在夏季治疗,可增强身体抵抗力,冬春季节发作几率会大大降低。

我院中医儿科专家介绍说,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这时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治疗能使患者整体性体质全面好转,免疫力得到增强,发病次数减少,发病程度减轻甚至不易复发。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丰台区妇幼保健院一层儿科门诊

-

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

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z/17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