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刚,动点科技创始人,他说自己的创业很简单:就是一个科技博客的故事。从博客到创业,卢刚的寄望是,能帮助更多创业公司实现梦想。卢刚在他的一篇博文曾说:博客已死。可他和动点科技还一直坚持自己的初衷。这些年,他一直坚信——科技创新,而正是这四个字将他和这个年青人因科技而聚的盛会联系在一起。这场盛会也让他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老友”。用卢刚的话形容这次遇见,那便是多年之后仍旧会记忆犹新。卢刚的这位“老友”曾被称为忽悠马云的“骗子”,风口上的先知。请一位心理学博士当CTO,只有马云敢这么做。而这位博士正是大会的发起者——王坚博士。王坚在大会启动会上说过“创新是人类的自信”,并认为可以让挑战离年轻人更近,让科技离企业家更近,让资本离工程师更近。年青人,科技,创新,正是这三个词走进了卢刚的心里,于是他带领着自己创办的动点科技也参与到了这场的志愿者聚会当中,与王坚博士一同为年青人打造一个科技创新的舞台。记者:您是何时,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得知的?卢刚:我实际很早就和王坚博士有过接触。多年前在阿里推云OS手机的时候,我被邀请去主持云OS的一个开发者大会的论坛,当时就有见到王坚博士,但之后除了在一些互联网大会上听过他的演讲基本就没有交集了。谁曾想到幸运的是,在特赞朋友的介绍之下,我认识了锦木,通过锦木我获得了能够在杭州和王坚博士见面听他细聊理念的机会。后来听说这背后的故事是,王坚博士想多了解一下有关特赞和特赞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特赞也是的志愿者),找到的好几篇报道都是动点发布的,于是便发现了我。听到这个原因,我真的挺开心。特赞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在当时我们北京的联合办公空间里,我们报道创业公司的初衷就是希望帮助优秀的初创公司被大家发现和认同。王坚博士认同特赞,也发现了我,同时又把我们聚在一起搭建去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其实这就是的精神所在。记者:王坚博士是怎么打动您的?您认为你们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吗?卢刚:相信多年之后我仍会记得第一次到杭州云栖小镇拜访王坚博士的情景。当时王坚博士另一个会还没有结束,所以锦木就带我参观了博悟馆。博悟馆并不大,但是却通过各种形式展现了人类科技发展进程中很重要的一些创新,这与我曾在旧金山附近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参观的情景颇为一致。博悟馆是王坚博士对创新的记录,也让我骤然感受到他对科技创新的尊重和执着。而在之后几个小时的长聊里,更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博士对科技,对创新,对支持年青创新者的浓重情怀。后来我在的第一次志愿者聚会的发言里,我说,与王坚博士畅聊之后,与其说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倒不如说是十分感动。我从年开始做一个纯粹的科技博客,去发现更多的创新者们,为他们搭建更大的国际舞台展示自己创新的力量,这一直就是我坚持做科技媒体的初心。这么多年这条路并不容易,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够始终保持一颗纯粹的心去实现这个梦想。但是大的环境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很感动,因为王坚博士也想去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可以整合更多的力量去为年青人搭建更大的平台。所以作为的志愿者,我将会义不容辞。回想去年,我为《乔布斯传》作者的新书《创新者》的中文版作序。在序言的第一段我就写到,在收到作序的邀请的时候,我正在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参观,而《创新者》这本书正是记录了过去近年的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位位天才,正是这些当时的年青创新者一次次将富有远见的创意转变为颠覆性的现实,前赴后继的用协作的精神使科技实现一步步的飞跃。王坚博士说这个年青人的大聚会将会一直开到年,到那个时候我们回顾每一年的,不就是新的创新者们的足迹最好的记录么?卢刚曾说过,创新最根本的还是要梦想的驱动,执着地完成自己的梦想,才会有创新的原动力。的确如此,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真正的强者会在争议声中前行,创新创业则更需要青年有担当。记者:您从动点科技的前身MobiNode做起,到现在已经10余年的经历,这其间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卢刚:年我在英国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博客MobiNode,其实当时完全没想到会把自己的未来职业完全围绕在这个博客上。MobiNode的意思是MobileNode,这是我那时博士的研究方向。而建立博客的最初想法就是希望有个地方能够记录和分享我看到的各种新的技术。在那之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TechCrunch,其活泼新颖又多样化的形式让我发现原来互联网有这么多好玩的创业公司和点子,而且TechCrunch作为科技博客又能够给人带来这么大的价值。我便在这种灵感的启发下,开始了对创业公司的有感而作。然而由于身在英国,用中文介绍中国创业公司好像没能够引起太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z/23592.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z/2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