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小儿支气管炎偏方

如果自己的孩子患过小儿支气管炎,每到秋去冬来或者冬去春来的换季时节家长们都是比较担心的,因为换季时节小儿支气管炎是最常见、多发的,而且是反复无常、难以断根的疾病。其实我国中医根据千百年来的摸索,已有不少记载防治小儿支气管炎的好方子。小儿支气管炎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引起的原因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差别。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症慎用。

一,急性支气管咳嗽并带烧症状:咳嗽痰稀,伴流清涕,夜咳严重,咳中带呕,此为寒症。

方法1:生姜片3~4片,桔皮半只,蜂蜜1匙(或蜜制甘草)熬汤服用。

方法2:金银花1小匙,陈皮半只,红糖1匙,熬汤服用。

方法3:取发开、洗净的海带1小张(巴掌大),切碎后加入红糖或白糖,用开水浸泡,早晚各饮海带汁1小杯,效果甚好。

二,慢性咳嗽(百日咳)

方法1:先用新鲜大米炒成焦黄,再把白萝卜洗净切碎后,与焦米同煮饭吃,一周见疗效。

方法2:炒麦芽糖50克,加金银花1小匙,煮水当茶饮用。

方法3:把陈茶叶(但不变质)在锅里炒焦,用个小罐装好。每次取焦叶1小撮、冰糖1小块(或蜂蜜少许),用开水冲泡频饮。

方法4:萝卜籽50克,炒焦研成末泡茶饮用,最好加入1小把嫩柳叶同泡。

方法5:睡前喝1小勺小麻油。

如果再加上蜜制甘草片,睡前与小麻油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三,间歇性咳嗽及波浪热咳

症状:干咳少痰,痰稠难咳,呼呼作响,午后渐热,面红心燥,昼咳重夜咳轻。

方法1:秋梨1个,贝母10克,冰糖少许。秋梨去核,加贝母、冰糖一起蒸熟后食梨饮汁,能润肺、清心、化痰、止咳。

方怯2:天冬、麦冬、沙参、枇杷叶各50克,煮汁后分3天喝完。能起到清肺火、解热毒、去痰止咳、通调肺气的作用。

四,与其得病了去寻求各种方子,倒不如提前做好预防。秋天要护肺,肺开窍于鼻,所以要先从护鼻入手。每天早上用力按一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对预防感冒非常有效哦~

另外,作为保健,患儿每天早晨起来可以喝1小杯淡盐汤(加盐的凉开水),因为它可以起到清洁和按摩肠道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新旧代谢,改善免疫功能。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要让孩子远离"感染源",为什么有的孩子住院打针吃药已有好转、回家之后又有反复呢?这是因为有的孩子对各种各样的化学制剂的气味(美发品和杀虫剂)、冬天取暖烧煤的气味、春天的花粉等等反应非常敏感,应该及时清除或远离这些外部的感染源。可以时常用醋薰一薰房间,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房间经常通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再说说喝的吧,人家都说多喝水,百病不侵嘛,没错,白开水是不错,但是没有味道宝宝不一定喜欢喝,有一种热咸柠檬茶,能够顺气化痰。做法很简单,用新鲜柠檬切一两片薄片,放少量的盐,再用热水冲,稍凉即喝。要注意不要用冷开水冲。这种茶其实老少皆宜。

轻度感冒:用生姜切沫炒热,给宝宝裹脚心,用纱布裹,最好是晚上临睡前裹,到第二天拿掉,治疗风寒蛮有效。

PS:肺热与肺寒的区别:

肺热:发热,口渴,咳嗽,气喘,鼻煽气灼,胸痛,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肺热的症状还有流鼻涕、痰黄、生痤疮等肺寒:肺气虚弱,外感寒邪而致咳嗽,微喘有痰,痰多清稀,面色淡白,流清涕。

需要赶紧就医的咳嗽

1.孩子突然咳得很严重,并且呼吸困难,可能有异物堵住了气管。容易误吞的东西有花生、铅笔套、药丸、纽扣、硬币等,这类情形非常危险,医院。

2.发高烧、咳嗽、喘鸣并伴有呼吸困难,医院紧急处理。

3.婴儿很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这是肺炎的一种。患儿脸色不好,常发紫,或者呼吸增快、招肩呼吸,加上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医院救治。

父母可以先观察,医院的咳嗽

1.虽有咳嗽、发烧,但精神好,大多是感冒或扁桃体炎。

2.感冒、发烧和咳嗽后又一直咳嗽。

3.咳嗽、痰多,但不发热,精神好。

4.只发生在清晨的咳嗽。

5.紧张时或运动后的轻微咳嗽。

以上5种咳嗽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缓解症状,治疗咳嗽。

因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在这里教家长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欢迎扫描下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1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