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空格病原体为病毒、细菌或病毒及细菌合并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鼻炎等患儿常易反复发病。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化学因素的刺激也为本病的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
空格发热、咳嗽,体温多在38.5℃左右,2-4天退烧;部分患儿不发热。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1-2天后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咳嗽重时可引起呕吐。年长儿表现为疲乏无力、头痛、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全身不适、胸痛等症状。婴幼儿全身症状明显,常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无气促和发绀。
空格婴幼儿还可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哭闹烦躁时加重,此类患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可反复发作,一般随年龄的增长发作逐渐减少,转为痊愈。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控制感染。
1.祛痰、止咳;
2.合并喘息者给予平喘药物应用(包括雾化、静脉用药);烦躁不安者可适当镇静,以减轻氧耗。
3.控制感染;抗病毒,消炎药(常用的有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护理要点: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活动,注意休息,保证充分的水分和营养的供给;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卧位时可抬高头胸部,易于排痰;指导或帮助家长给患儿勤拍背,必要时吸痰;
3、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小于38.5℃时,给予物理降温(退热贴、温水擦浴、冰敷等);体温在38.5℃以上时,按医嘱给予退热药,防止发生惊厥。
4、多饮水,进食应少量多餐,以免因咳嗽引起呕吐、呛奶。
5、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注意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吸氧。
出院指导:
1、卧室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比成人多穿一件为宜,避免受凉。
2、尽量不要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防止感染。
3、有过敏体质的患儿,避免接触过敏原。
4、家里的大人或小孩得了感冒后,最好少接触健康的幼儿,室内可用醋蒸气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提倡母乳喂养,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