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鹏半岛群星璀璨。在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来自十大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们携家人走上红毯,共同见证和感受这一荣耀时刻;与此同时,“科学探索奖”发起人、评审和获奖人等近位科学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属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荣耀时刻。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合影今年是“科学探索奖”5周年,一棵鼓励创新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年设立至今,“科学探索奖”共评选出位青年科学家,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勇闯科技“无人区”;5年来,“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共有7位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获奖人在国际核心科学期刊上发布重大科研成果;5年来,“科学探索奖”从籍籍无名走到今天,探索出一套企业出资、科学家主导、基金会运营的创新模式,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科研的有益补充。信誉声望快速累积的民间基础科研奖励项目“科学探索奖”是国内最知名的民间基础科研奖励项目之一。设立于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科学探索奖”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在人才遴选方面,严格遵循“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在奖金使用方面,由获奖人自由支配;在奖项运营方面,采用公益运作,不求商业回报,坚持长期运营。“科学探索奖”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会每年遴选出不超过50名、年龄不超过45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者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万元资金。“科学探索奖”探索出了一套社会资金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模式。项目坚持“科学家说了算”,始终把科学问题和探索突破放在核心位置,从一开始就有严格的回避制度、监督制度,以保障专业、公正、公平、透明,致力于打造清新的科研文化和评审文化。同时,“不拘一格选人才”、坚持“破五唯”(不唯论文、帽子、奖项、学历、职称)机制,看重青年科学家的潜力和抱负。基于此,5年来,“科学探索奖”得到了科学界、教育界各方的热忱参与和大力支持,它的信誉和声望在快速累积。据统计,共有超过1位各国院士,5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科学探索奖”的提名、推荐、评审;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40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探索奖”每年资助不超过50位青年科学家,今年实际资助48人。这也是奖项设立以来首次资助人数未满额,体现出“科学探索奖”绝非“为评而评”,而是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宁缺毋滥的原则。奖励有潜力的,激发和唤醒科技创新原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之一邬贺铨表示,5年来,“科学探索奖”选出了位获奖者,总体上反映出设奖的初心,就是希望真正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的原动力激发出来。“和现有的科技类奖项相比,科探奖有一些不同。”邬贺铨说,“很多科技类奖项是面对项目和团队,科探奖是直接面向个人的;很多奖是对取得科技成果的表彰,是看过去,科探奖更大程度是看获奖以后,在科学探索上、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不是有前瞻性,是不是能够结合科技发展趋势,以及获奖者有没有开创性的思路,是看未来;很多奖主要是授予名誉,科探奖不仅仅是名誉,还有实实在在的经费,经费既可以用在改善科研条件,也可以百分之百用在改善生活条件上。科探奖从一开始就强调它的公正性,不是主要看论文、奖励。”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科学探索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2305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2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