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志:
时间:.8.4
姓名:吴佩桦
文章重要观点或者知识点
第十九讲急性胃炎
1.心下痞(急性胃炎)发热恶热,扬手踯足,肚子气体,脉浮滑,心下痞,按之软,
①三黄泻心汤:大黄(渍)1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
②附子泻心汤,大黄(渍)1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加炮附子10克
用附子,是因为有心衰,要提高心脏功能,同时在排异。
③生姜泻心汤,生姜,干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黄芩黄连
④甘草泻心汤,甘草、干姜、人参、半夏、大枣黄芩黄连
⑤半夏泻心汤,半夏,人参,干姜,甘草,大枣黄芩黄连
这三个泻心汤没有大黄。
为什么没有大黄?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大便日多少次?大便日几十次。
这是一个共同的东西。还有一个,呕,痞,食臭,打嗝,臭味,还是不往下走,还是发酵。因为有大便,次数很多,我们说肠子里没有东西了,胃里的下不去,听明白了不?大便十几次,几十次的,那肠子里还能有东西吗?肠子里的宿食、宿便都没有了,怎么还干呕食臭呢?老呕,出不来,打嗝,屎味,你想一想胃里是什么情况,所以用什么呀?用干姜,用人参,用半夏,用甘草。咱说说这几味药的作用。
干姜是干嘛的?止痢,肠子里空了,别再拉了,别再泻了,停吧,停住了。
胃里怎么办?半夏是把胃里的东西往下走。
生姜也是胃里的东西向下走,生姜半夏互相作用,把胃里的东西,向下到大肠里。
人参呢?人参是增加循环,提高胃的蠕动能力,也是向下走。
甘草,缓解这种急迫的病情,缓急。
大枣,也是缓急的。生姜大枣,生姜半夏,生姜与半夏是止呕,怎么能止呕?让胃里的东西向下走。人参提高胃的功能。干姜包括黄连有止痢的作用。你看看这三张方子,相差不多,症状也相差不多。看一看,
黄连黄芩是什么作用。这个黄连黄芩吃了以后,能降低这个胃肠的温度,它怎么着降低?它是制止它的发酵,能制止这个生物的繁殖,痞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满,撑的慌,在心下。
2.为什么叫四逆汤?
就是吃下去以后,它会在人体的四个部位产生逆行,是因为四肢厥逆,四肢厥逆你懂不懂?上肢从肘到手,下肢从膝到脚,是凉的,体温低的,这叫四逆。
为什么?阳虚,心衰,稍微远一点供血就不够,体温就上不来。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汤,三味药。四逆汤,为什么啊?一个是心衰,一个肠胃的因为缺血发生的不消化,完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吃饭拉饭粒,吃菜拉菜叶,完全是一个循环衰竭的症状,因为表现出来的是四肢逆冷,叫逆冷,
附子啊个性是什么?
是提高心功能的循环量,提高心脏功能的循环量,那不是缺血吗,不是循环衰竭吗,它能提高心脏循环的供血量,体温要改变了吧?这个人呐有心下痞,还心衰,咱别提那个寒热了,就好明白了,听明白了吗?要不用附子,心脏功能很低
在一种心衰的情况下就给他泻肚子,有什么结果?进一步加重心衰,恐怕有后果,很不好的情况要出现了。为了提高循环能力再排异,多么巧妙啊!要不是大智大慧的大家,不可能有这些行为。学中医学什么呀?
你要认为光是治病,你就错了一半还多,这里头有文化,有思维的智慧。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怎么着对待自然,我们怎么对待人,我们怎么对待自己,这个大文化也在这里头。从我们这个顺势利导来看对抗,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对万物的一个态度,对人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都有了。
所以中医说,学医的时候,也可以没文化,医学成了你一定会有文化。都在这儿呢。他教你的不是光是治病,更多的是智慧,是做人
3.胀,懑men),硬qing,痞四个的分别
①硬就不是,一按就是硬,而且伴有疼。一按你的感觉是硬的,病人的感觉是疼的,这个硬念qing,在中医上念qing,原来不是石字边,是个革字旁。Qing就是硬,如果要是按着硬,叫石硬,像石头似的那么硬,进一步的叫石硬,这一个一按着是硬的,是疼。
②痞呢是气体,这个硬是物体结聚,明白不?物体,就是实物的,是物,这个痞是气。
③还有一个懑(men),满字下头一个心,那个懑,懑呐,不必有痞,也不必有硬,觉得难受懑得慌。这个满不必有气体,也不必有结实,就是有实物的一个实体,不必有,觉着难受,懑。
④胀呢,病人感觉到懑,肉眼就看出来了,大,腹部胀大,这个胀里头可以不是气体,可以有水,也可以有实物,这四个这个分别。
今天我们讲的这一个,第一个心下痞,后面这个有硬,所以它加人参,半夏人参,这个硬一般都是胃功能很低,出现了一种,下不去食物,结聚,加人参是提高胃功能,就是治这个硬的。这个胀,是无形的一种感觉,这个感觉啊就不是大黄能治的,属于功能性的问题,大多是内源性疾病,要是外源性疾病,
常常痞,硬都有懑的感觉。痞硬没有,懑也没有。但是有的是没有痞也没有硬,就是懑,这可不是下法,绝对不能往下,不大便也不能下。不胀不痞不硬,懑,这是功能上的疾病,到内源性疾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讲这个
大便并不是肠里的东西才能排出来,膈以下的,甭管哪一个脏器,腹腔的、腿上、脚上都可以从大便出去,膈以上胸腔里,上部的都可以从胃里吐出去。你们觉得我是随意说吧?谁能证明我这个说的是对的?
学员:对,看那个病人吐出来的那个痰吧,有这么大个桶吧,这么多,一个胃装不下这么多。
胃里没有啊?哎,胸腔、肺,甚至于脑袋里头的东西,都可以从嘴里吐出来。
生命就如此神奇,你可以不信,我不能不说。怎么着吐出来?医院里,你见过夏天这个人大吐,脱水,见过吧?
大黄咱说过,是促进肠子剧烈的运动,对不对?知道这个运动带来的是什么不?是传导,是往下传导,还分泌,对不对?
为什么要用大黄芒硝?那肠子里头有干粪蛋子,干了,多么干呢?出来以后你用锤子砸不扁,我一点也不夸张,我砸过,砸不扁,这不是一砸就破了,哎呀,怎么就这么硬呢你说?它就这么硬,咱不谈这个。咱就说这个东西在肠子里头,它出不来啊,它怎么出来啊?你知道那肠子什么样呢?你看那猪大肠,一个兜一个兜一个兜,是吧?粪蛋儿在这个兜里头啊,肠子也不动,怎么出来呀?它要是在兜里能出来的话,你出去转一圈就没了
他出不去,那是个兜,出不去,你说怎么办?开刀吧,不行,不是个和谐理念,他不考虑这个,他就想怎么着出来,最后就有法了,大黄,我让你的肠子蠕动,让你肠子分泌,一分泌出液体来了,它不干燥了,这是第一,第二,这个芒硝呢,化到水里,咱比方说化了三百毫升水,带有芒硝的水,喝了,这三百毫升的水,走到哪儿都是三百毫升,不吸收。
而且这个硝有一个能力,能够把硬东西弄软了。老牛肉,你煮了十个小时还咬不动,你搁上点芒硝,两个小时就烂了。这芒硝有这个作用,软坚,因为它的化学成份就有这个成分。你看这三百毫升芒硝水,在肠子里这么转着,上来下去转来转去,赶转到结肠里了,还是三百毫升,可能还多了,因为肠液分泌出来了,多了,就把那个粪蛋子泡起来了,
而且肠子老往下走,被水就冲下去了,那表面是光滑的,里头还是硬的,这么着排出来了,你看这个大黄芒硝,总是大黄芒硝一块用,为什么啊?你想一想,你看这个东西在肠子里怎么走,听明白了吗?
4.学员:郭老,我问一下,有时候急性胃炎,吃得不合适得的这种急性胃炎,能不能用吐法,直接吐出来?都直接往下走。
郭老:今天你问了几个问题都非常好,这个问题又非常好。你要没药怎么办啊?离药铺三十里地,晚上了谁去拿药去?这怎么办呢?我就给你个法儿,你就探吐,吐出来也行。你要吃三黄泻心汤,自从吃药到好病要用十个小时,你要探吐,有五个小时就好病,我告诉你。你要不问,我想不起说这个事,这个伤寒论上没有。你呀,你是个临床医生,这是第一,你是有思想的医生,而且你的思想是不断的考虑怎么把病给人治好的了。
学习日志《说白伤寒论》第十九讲急性胃炎
时间:.8.3
姓名:苏秋红
文章重要观点或者知识点:
1.急性胃炎(心下痞)
发热恶热,喜欢凉爽,这个发热不是体温自己制造的,是心下这个地方,胃结肠宿食发酵引起发烧。通过循环带到身体的表面,通过身体和外界的温差来散热,脉浮滑,舌苔白厚或黄厚。便秘或者大便正常,心下按之软,弹之有气体声。不想吃饭或想吐。
2.泻心汤系列
三黄泻心汤大黄(渍)1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
1岁以内服用1/5,1-5岁服用1/4,6-9服用1/3,10-15服用1/2
附子泻心汤附子10大黄10黄芩30黄连20(有心下痞的同时还有心衰,功能低落,身体局部微寒,脉弦细)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共同性质是没有大黄,因为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大便日多少次大便日几十次。这是一个共同的规律。还有一个,呕,痞,食臭,打嗝,臭味,还是不往下走,还是发酵。因为有大便,次数很多,我们说肠子里没有东西了,胃里的又下不去。
半夏泻心汤半夏20生姜25党参30黄芩30黄连20大枣9个甘草15
生姜泻心汤党参30半夏20生姜25黄芩30黄连20大枣9个甘草13干姜13
甘草泻心汤党参30半夏20黄芩30黄连20干姜13甘草25大枣9个(大便次数更多,甘草量加大,以缓解)
3.大黄、黄芩、黄连的应用
大黄,促进肠的蠕动,加速肠的蠕动,剧烈运动,往下传导,蠕动就是分泌,功能就是向下,以下为顺。我们也可以叫顺势利导,因势利导。黄连黄芩吃了以后,能降低胃肠的温度,它是制止它的发酵。制止发酵吃点小苏打不行啊?不行,不是一回事,你那个是物质,你搁醋里醋不酸了行,你搁胃里不发酵制止不住,而且它本身会产生气体,肚子更胀了。黄连黄芩它能制止胃的发酵是什么?发酵是一个生物造成的,它能制止这个生物的繁殖。
4.干姜、半夏、生姜、甘草,党参的作用。
干姜是干嘛的?止痢,肠子里空了,别再拉了,停吧,停着了。胃里怎么办?半夏是把胃里的东西往下走。生姜也是胃里的东西向下走,生姜半夏互相作用,把胃里的东西下到大肠里。党参是增加循环,提高胃的蠕动能力,也是向下走。甘草,缓解这种急迫的病情。大枣,也是缓急的。生姜与半夏是止呕。怎么能止呕?让胃里的东西往下走。党参提高胃的功能。干姜、黄连有止痢的作用。
5.什么是脉浮滑?
脉象是浮浅的,一沾肉皮就摸出来了,浮浅的,滑利的,脉管里你感觉出来了,血很充实,很饱满,哧哧地往前流动。这叫滑。一般的脉搏是浮滑,为什么是浮滑呢,他内部的热要从体表散出去,通过血液把温度带到体表上来,用温差散,当然血要流动快一点,赶紧把体内的温度运出来。所以他的脉浮滑。
6.为什么叫心下痞(泻心汤)?
这个痞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满,撑的慌,在心下。大家不要一提心就是嘣嘣地管血循环的那块肉。心下这个部位是什么?这不是胃和结肠吗?它说得很准确,泻心汤就是泻这一部分,也是胃也是肠,你要说胃或肠反倒局限了。哪是肠啊,大肠还是小肠。
7.药温凉并用是错误的这个观念我们要抛弃。
一,未议病先议药。因为没说病先说药,这是错的,永远是错的。先说病后说药。二,药的寒热是个共性,不是个性,我们用药是用个性不是用共性。多少种属于热药,多少种属于寒药,这些是寒药,这些都是热药,这是共性。医生用药是用的是药的个性。
8.四逆汤
附子干姜甘草
四肢厥逆,四肢从手到肘,下肢从膝到脚,是凉的,体温低落。这叫四逆。三味药,四逆汤,为什么?阳虚,心衰,稍微远一点供血就不够,体温就上不来。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汤,三味药。一个是心衰,一个肠胃的缺血发生的完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吃饭拉饭粒,吃菜拉菜叶,完全是一个循环衰竭的症状,因为表现出来的是四肢逆冷,这个方子治这个病叫四逆汤。
9.肠胃病一般不合并口腔、咽喉的病,要是痢疾就常常合并。痢疾和肠炎不是一回事。痢疾有细菌性的也有中毒性的,但是治法没有区别。痢疾就是合并口腔的溃疡,合并嗓子的充血,也不用先管嗓子,先治痢疾,常常痢疾好了以后,口腔溃疡也好了,好不了你再治。
10.痞、懑、硬、胀的区别。
痞,按是软的,感觉懑(men)的。硬就不是,一按就是硬,而且伴有疼。一按你的感觉是硬的,病人的感觉是疼的,硬在中医念qing,原来不是石字边,是个革字旁。如果按着硬叫石硬,这一个按是硬的疼的。这个痞是气体,这个硬是物体结聚,实物的。还有一个懑(men),懑不必有痞也不必有硬,觉得难受懑得慌。不必有气体不必有实物,就是觉得难受。胀,病人感觉懑,肉眼就看出来了,大,腹部胀大,这个胀的不是气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有实物。今天我们讲的,第一个心下痞,后面有硬,所以加人参,半夏人参,这个硬一般都胃功能低出现的一个下不去食物,加人参是提高胃功能,就是治这个硬的。胀,是物性的一种感觉,这个感觉啊就不是大黄能治的,属于功能性的问题,大多是内源性疾病,如果是外源性疾病,常常痞硬都有懑的感觉。痞硬没有,懑也没有。但是有的是没有痞也没有硬,就是懑,这可不是下法,绝对不能下,不大便也不能下。不胀不痞不硬,只懑,这是功能上的疾病。
11.痰、水、饮的区别。
水是什么?潴留在组织的液体是水,饮是潴留在脏器间的液体,一般是粘液。脏器间分泌出来的东西是痰,脏器的内部。胃里可以有痰,肺里可以有痰,胸腔里也可以有痰,西方人叫积液。
12.中医在人体部位的排异通路。
在人体胸膈以上的,肺里,组织里的都能通过胃吐出来,并不是胃里才能吐出来。大便并不是肠里的东西才能排出来,膈以下的,甭管哪一个脏器,腹腔的、腿上、脚上都可以从大便出来,膈以上胸腔里的都可以从胃里吐出去。我们这个身体里头的细胞之间,细胞的内部,一切异物也得排出去,从哪里排?一个大通路,汗腺;一个大通路,大便;还有一个大通路,吐。怎么它就吐出来呢?你那个细胞通着你那个循环,你那个微循环通着你那个细胞,你那个细胞有个细胞膜还有个细胞核,你那个细胞核的废物也得出来,上循环里来,从微循环带到大循环,大循环带进入微循环,微循环再进入腺体,肠腺,胃腺,通着呢。膈以上的组织,器官,一切有害物质通过胃腺分泌,吐出来。
12.大黄、芒硝的作用。
肠道粪便羊屎蛋干硬。
大黄,让肠子蠕动,让你肠子分泌,一分泌就肠液出来了就不干燥了,这是第一,第二这芒硝,芒硝化水了,毫升水,喝了,这毫升的水走到哪都是毫升,不吸收。而且芒硝有一个功能,能把硬东西能软了,老牛肉你煮了十个小时还咬不动,你加点芒硝煮,两个小时就烂了。这芒硝有这个功效,软坚,因为它的化学成份就有这个成分。你看这毫升芒硝,在肠子里头这么转啊,上来下去转来转去,等转到结肠那还是毫升,还多了,因为肠液分泌出来,多了,把粪蛋子泡起来了,肠子往下走,就冲下来了。那表面是光滑,里头还是硬的,这么你才用大黄芒硝,总是大黄芒硝一块用。
13.心下痞如果没有药可以用,可以探吐,吐出来也行。如果用三黄泻心汤,从吃药到好病要用十个小时,你要探吐,五个小时就好病。
本能论学习日志19急性胃炎
.7.31
代春娟
一、主要内容
1、急性胃炎=心下痞
症状:发热不恶寒,脉浮滑,心下痞,按之软,不想吃东西,胃部有气体声,发烧不愿意盖被子,习惯凉的东西,小孩的睡姿胳膊腿是打开的。
方剂:大黄10(开水渍)黄连20黄芩30
大黄不仅肠道蠕动,蠕动就是分泌,分泌就是功能,功能就是向下,胃肠以下为顺。
黄芩、黄连能制止发酵,制止生物的繁殖。
发热不恶寒,不是向体表排异,但是脉浮滑,是因内部的热需要通过体表的温差散热,喜欢凉爽也是为了散热,胃里有宿食发酵产生热,肠道蠕动缓慢,不能及时代谢,造成障碍。所以用大黄促进运动,黄连黄芩制止发酵,造成排异。
2、(1)附子泻心汤
发热,热不高,心下痞,不大便,肚子胀,背部局部恶寒(背部是人体最怕冷的部位,背部的恶寒说明供血不足)。脉象也不是三黄汤的浮滑,脉体脉弦脉细(供血不足),肚子是软的,里面有气体,肚子不是凉的。
附子大黄黄连黄芩
区别于阴性:
无热恶寒,脉微细,四肢厥逆,呕吐腹痛,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附子干姜甘草)
这个病不是很典型,需要认真辨别。
附子是提高心功能,提高循环量,让心脏的运动加快,排血量增加,体周围组织得到的供血就会增加。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共性:
大便日多次,几十次,大便是通的,但是呕、痞、满、食嗅、打嗝、臭味,还是胃里的食物不往下走,发酵。
(2)半夏泻心汤
发热不恶寒,心下痞满,呕,下利。
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甘草干姜
(3)生姜泻心汤:
发热不恶寒,心下痞,不想吃东西,嗳气打嗝,腹中雷鸣(肚子里咕咕响),有水气。
病因:胃的蠕动缓慢,功能不足,大量食物不下发酵产生气体。而这些发酵产物下到肠中,肠道欲把这些有害物质排出去,增加运动和分泌,肠内容物被稀释,故大便稀多,肠道的虚性运动,加上被稀释的内容物,就会发出咕咕响的声音。
生姜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干姜大枣甘草
(4)甘草泻心汤
发热不恶寒,心下痞,腹中雷鸣,心烦不得安,下利日数十行
甘草半夏黄芩黄连人参干姜(用量2倍)大枣甘草
病因:胃的运动缓慢,功能不足,发酵产生的气体上行,肠的功能受到下药的刺激,虚性运动更快,到不消化吸收,完谷不化,故备用干姜以止虚性运动。
方剂中药的作用
干姜:止利,减少肠道的虚性兴奋,还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四逆汤中)。
半夏:让胃中的东西往下走,就是运动,降有形的物质。
人参:提高胃的运动,增加循环,是在分泌上的作用。
甘草:缓解末梢神经的紧张,病情缓和。
大枣:有缓急的作用,也是增加津液的作用。
芒硝:软坚,不被吸收。
3、未议病先议药是错误,药要在治病中学,放在方剂中的共同作用去学习。
药的寒热是共性不是个性,用药是用个性不是用共性。
4、胀、懑、痞、硬
痞:按是软的,感觉是懑的(气体)
硬:里面是硬的,按时疼(有实物结聚)
懑:不必有气体,不必有实物,感觉难受
胀:觉得懑,能看出来胀大,可以是气体(发酵),可以是水,可以是实物。是无形的感觉,属于功能性的问题,大多是内源性疾病(厚朴枳实)。
如果是外源性疾病,尝尝痞、硬都有懑的感觉。不痞不胀不硬,只懑,这是功能上的疾病(也没有发热了)。
5、淤血一般不发烧,要是发烧,是淤血腐败,产生的毒素进入循环系统,循环产生了一个排异反应。
二、感受
五个泻心汤症,三黄泻心汤是胃肠功能强盛,直接排异。附子子泻心汤,虽也用大黄黄连黄芩,但是脉象、发热都不强盛,且出现背部的轻微恶寒,有了动力不足的情况出现。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不仅仅是胃出现了功能的不足,连及肠道也出现了反应,下利都是虚性的(调节),区别于中毒性痢疾的下利(排异),后三个泻心汤是排异中有调节。
长按识别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19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