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交为的是让自己过得更好,我这里讲的是“社交”,而非“聚会”。相对而论,社交的目的性要超过聚会。
社交,多数是提高自身影响力。聚会,多数是亲情、友情、爱情间的升华地与发酵区。
而社交则不同,必需出结果,目的性是其原始驱动力。
换言之,没有目的性的社交,轻则浪费资源,重则叫犯罪;但聚会时若带着极强目的性的主,可能也不是什么好鸟。
社交既要讲目的性,那如何界定呢?或曰:社交的动机与效果如何取舍呢?这就有点像货币与哲学。
不过打紧的是,多数人一看见“哲学”这俩字,就立马想到哲学家。正如一看见战争就即刻想到军事家一样。
这是一种惰性思维的本能反应,其实哲学跟哲学家是没有必然关联的。
二
什么是哲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实质只有一个——想不通的事情,继续思辨。
万事万物都蕴藏着思辨,高山仰止于哲学家的人,永远入不了哲学的门。
哲学跟社交有关吗?
有,非常有。
没有思辨价值的社交,恰似一场场狂欢的僵尸会。
请看一则对话
甲:你对我太重要了,我不能没有你,我们是不可分开的哦!
乙:那倒是,但你对我重要吗?
甲:这个…这个,我倒是没有想过耶。
乙:你还是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吧。
我们需有乙那样的明辨,否则,也是缺乏哲学的社交。
哲学生于聚辩,但又反哺聚辩,有意义的聚辩,就是有生产力的社交。孔子如是、佛陀如是、苏格拉底如是、柏拉图如是、亚里士多德如是…
多数时候,或许不是别人真的如何需要我们,反倒是我们总觉得别人离不开我们。时间一长,自然就轮番地重复着无数次的无效社交。
神话生宗教,
宗教生哲学,
哲学生科学
…
我们离不开哲学,因为我们离不开思辨。换句话说,倘若社交里不包含哲学的内容,立即拒绝。
哲学是解决思想的贫困,
货币是解决欲望的饥渴。
因此,除了哲学以外,货币也是社交的核心。而为了更接地气,我们今天主要聊货币之于社交的必要性。
三
一路走下来你会发现——不敢触及或有意绕开货币的社交,大多也是无益的。
什么叫货币?
简言之,就是交易背后的关系。
金钱是平面的货币,货币是立体的金钱。
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众说纷纭。反正,只需记住一点就是了:一般等价物!
钱在不同的阶段与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其表现形式及使用方式是不一样的。
它的存在与运动规律,是跟其所处的文明向度呈正关联的。
欧美文明里,视钱为自我价值与社会能量的彰显;犹太文明里,视钱为生利的载体;中华文明里,视钱为不动产(可视物质)的价值尺度;斯拉夫文明里,视钱为其占有更多空间资源的本体…
而作为稀有且硬度非凡并携带便利的特点,“金”这种东西自然充当了硬通币,谓之金钱!
钱跟很多东西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自己可以跟自己做比较,即钱值钱或者钱不值钱。值钱时谓坚挺,不值钱时叫通胀。
钱是否值钱,有天灾的问题,也有人祸的原因。
美元的强大,在于其国力的强大与华尔街犹太人的智商高。
四
钱,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巨大的阴谋与不确定性。
人类是聪明的,至少不会像非洲大草原与亚马逊丛林里的动物们,争斗与“交易”均只能建立在猛力上。
不过,人类的这种聪明,往往也促成了另一种更大的愚昧,在自觉与不自觉间,人就沦为了金钱的奴隶。
于是,道德、伦理、性命、操守、信仰,统统都是假的!
其必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
人类的很多聪明,只能显示在长期性与延续性上,难道不是吗?正如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最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也没有其他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与欺骗了,因而也没有其他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腴的土壤。
人与金钱,正如马与马蹄钉的关系一般,若没有它,是马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但也因为有了蹄钉,让马是马并伴随意淫着。
偶尔抱着一堆钱笑倒也很正常,但若长期以往,估计你的心理疾病迟早要入膏肓的,欧也妮葛朗台的这点习惯若沾上,恐也不好受。
诚然,没有钱,可能会惴惴不安;钱少了,亦会东张西望;不过钱太多时,更会顾虑重重。正如王熙凤讲的:家大也有家大的难!
五
因此,钱在什么时候会成为人的拜教物呢?
答曰:当钱的预期效果大大超过当下时;钱在什么时候成为人的工具呢?答曰:当钱的当下效果远远超过预期时。这两种判断怎么理解?你去问问恒作长线投资的商人与正在兽性大发的老嫖客便一清二楚了。
钱的威力,在于它能摆平危机;钱的肤浅,在于人可以因为它而不值钱。终究是人性生出了钱,然后人再成为钱的奴隶,循环往复。
总之,钱是无辜的,也是活该的!
钱的状态只有三种:
贬值;保值;增值。
贬值源于钱的物化静止,保值源于钱的物化流动,增值源于钱的物化升值。何谓钱的物化?即钱所对应的有价实物。
六
带着货币的目的去社交,最关键的是先弄清楚自己是谁?确切讲,是“你现在跟货币是什么状态”?
一份工作这叫找钱,是为了保命或养家糊口,跟钱的本质没有多大关系,更遑论发展(体制内的擢升并捞钱或有野心的人除外);
自由职业这叫攒钱,多数是为了满足兴趣顺带弄点钱,谓之玩票;
自做老板这叫挣钱,确实是奔着钱而去的,但更多是雇几个人帮他做事,并为了当老板而当老板;
生钱系统这叫赚钱,他们会建立一个别人专门为其工作的服务系统,并且具有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资本利得或者财产性收益;
钱绕你转这叫玩钱,到了这个境界,是钱找人,躲都躲不掉。
如果你是因为银行账户造成心理账户的不稳定,非要家财万贯不可,不妨从上述第三点就开始往后边考虑。
七
从赚钱的角度出发,静态主要看资产负债表,动态则主要看投资回报率。
譬如做生意的,车与房究竟是资产还是负债?关键得看你的车或房能否为你实现利润,至少是现金流。
因为你开的车很拉风,帮助你促成不少的订单,若不能,赶紧变现,不然就是累赘!
用脚板找钱的,不是运动员就是板车夫;用手脚找钱的,不是工匠医生就是保镖打手;用膝盖腰背(跪拜或鞠躬)找钱的,不是服务员就是公关师;用嘴巴(或喉咙)找钱的,不是术士就是政客或歌手;用肉体找钱的,不是商务师就是性工作者……
定好了自己的位,然后再带着这样的定位去参加社交,可能更有益。
社交,要么是思想的孵化器,要么是货币的加速器。不然,就徒剩生殖器了。
再悄悄告诉你,无效社交,还很危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2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