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激励”这个词,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好像是管理者的事情,其实作为大多数普通人的一员,更应该掌握这种思维方式。
如果你是老板、领导,你要让员工为你做事;如果你是员工,你需要同事协助你做事,领导的资源倾斜;如果你要推进一个项目,就需要合作合伙对你的支持……你希望在朋友中,更受欢迎;希望客户一直追随……
这些都是你试图让别人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而这一定离不开激励对方。身在职场如此,生活依然如此,甚至在教育孩子上“激励思维”都应该被更多的人所掌握。
常见的错误激励方式
激励必然离不开奖励,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如果用错误的方式进行激励,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很可能还有适得其反,最显著的就有以下三点:
1.奖励的标准选错
有奖励必然离不开考核,无论是公司的考核,还是对自己的考核,人们总是会被量化的标准所蒙蔽,比如,数量、速度……这些都可以成为量化的标准,并且是最为简单,但却不一定有效。
数量、速度容易被量化,但质量标准却更难制定。就像有些公司为了提高销售量,不惜忽悠客户,完全以数量、速度作为考核标准,看似销量提高,但最终伤害的往往是自己。
就像现在有人向你推销保险,相信有不少人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排斥,并非保险本身,而是由于保险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有报销推销员自己根本不清楚险种的功能,为了提高销售量与速度,迎合客户、忽悠客户,导致真正出现问题,客户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试问,这不仅是伤害了客户信任,更是伤害了整个行业,也给以后销售人员增加了很多的阻力。看似数量、速度提升,但有些伤害却是不可逆的。同理,在生产过程同样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完全就属于“激励”的参考标准选错。
2.奖励的奖品选错
奖励的奖品选错,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甚至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就像有些人在减肥,连续减肥一个月,并且严格按照计划去做,奖励居然是大吃一顿小龙虾。
还有些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如果期末考试拿到了某个名次,可以完全放松一个假期不用学习,当奖励冲击目标时,就是奖励的奖品选错。
有些人会说:过犹不及,需要适当的放松,但奖励的奖品一定不是与目标矛盾的。减肥是让自己保持好的身材,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工作是为了赚钱,但同时也是个人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可是许多人奖励自己,或者奖励下属,往往选择那些冲击目标的奖品,这完全是设定目标背道而驰,往好了说是原地踏步,向“仓鼠之轮”,往坏里说,这无疑是用简单粗暴的奖励,来破坏自己既定的目标。
3.奖励的错误行为
相信大多数人是好的,但总有一些人心思总爱在投机取巧上,比如,老板经常表扬那些加班加点的员工,总会有些人工作时间“磨洋工”,下班之后才开始做事,老板不仅支付加班费,还会给表扬加班加班的同事。
事实上,作为老板来讲,只是对那些真正敬业的员工进行鼓励与奖励,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导致了“内卷”的产生,也导致了“作假”的行为。
工作时讲究的是效率,用工作以外的时间用来提升做提升个人提升,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由于错误的奖励行为,导致了“作假”的情况出现,往往这些情况一旦出现,想要扭转就会十分困难。
错误的奖励行为,不仅无法提升效率,获得更好的结果,反而会在无形中增加成本,甚至可能最终与本意背道而驰。
常见的奖励方式不同的应用方式
1.物质奖励方式的应用
物质奖励是最原始的一种驱动方式,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一个人要生存,获取物质就是原动力。当然物质奖励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价值的体现。
如果说生存是原动力,那么价值体现就是更高的一个层次。物质奖励不是越多越好,这与成本无关,而是与心理因素有关。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易懂的奖励方式,但应用却有讲究,首先是物质的奖励必不可少,其次是物质奖励与价值感有关,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以物质为导向的当下,想必这个不用过多解释,保持一个阶梯式的增长,有追求、有目标,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2.精神奖励方式的应用
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还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哪怕是自称“佛系”的人,同样也存在着这种感觉。精神奖励,不仅是调动那颗好胜的心,更是鼓励、夸奖、关爱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应用方式:
①引导“好胜心”,无论是玩游戏、打牌、工作,还是其他,总要有个结果,没人喜欢输,那就引导向赢的方向发展,“想赢怕输”才是人的常态。
②你可能无法记得,三年前领导给你发了多少奖金,但一定记得,某一次领导在你生日的时候,送上他衷心的祝福,甚至能记好久。
③赞美是一种不错的精神奖励,就像别人夸你穿衣打扮有品位,那么你在这个人面前时,就会格外注意这一点。同理,身材越好的人,越注意保持自己的身材;越被夸赞聪明的人,越会体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激励产生的效果大多数是正向的回馈。
④清华大学的宁向东教授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企业组织中,员工大都有爬梯子、出人头地的渴求,有追求晋升的动机。设置踮踮脚就能够到的目标,似乎触手可及,但还需要努力。
当达到时,就会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无疑可以促进成长,甚至可能形成加速,最终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势能向前。
3.增强奖励的正向回路
增强正向回路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因”导致“果”,而“果”又会产生“因”。就像销售越好,赚的钱越多,奖励也就越多。同时奖励越多,积极性就会越强,又会产生更好的“果”。
就像是校园中的那些学霸一样,学习越好的会越来越好,有动力、有积极性,导致成绩好,成绩好受到了各种奖励,又增加了信心,提升对学习的乐趣。
“因”与“果”相互作用时,就是人们常说的良性循环,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不再依靠某个人,而是在良性机制下自行运转。
写在最后
激励的思维,从来不是管理者的专属技能,可以应用在任何场合,对于个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你是否在激励自己,或者是在用激励的思维去对待身边的人,是否在用激励的方式,引导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掌握激励的思维,必然会让很大一部分人行稳致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2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