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我倒是跟《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很像:从来不做思维导图,不过区别还是有的,我当然首先是出于本能的懒。
我日常写书评也非常随性,主要是写能触动自己的点,而不是通篇记录书中主要内容。如果只是为了稿费,循规蹈矩地按照固定框架去写一篇万儿八千的八股文,自己就会写得想吐。
关于打卡的话题已经不新鲜了,我之前也多次对人说过。因为知道做不到,所以以前从不参与任何日更写作营,不给自己树立任何flag。这很符合我一贯的懒散。
偶尔会有模糊的很长期限的目标,比如,5年之内写出一部小说之类的,最后很可能是过了期限才能发奋完成。这样的目标当然不靠谱,很容易偏离与遗忘。但是我的本意都是,明知烂泥扶不上墙,那就确保不给自己施加任何压力,索性一瘫到底。
不过无意中参加了一次读书打卡,却也发现了适度压力的好处,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最近的三个月里,我的写作状态即使不等同于日更,也是几乎接近了,因为基本上每天都会在flomo上记录下各种思考的片段。
不过在此之前,我也已经隐约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摆烂和小时候的摆烂已经不太一样了。
小时候的摆烂,只不过是不听课,不做完家庭作业,沉迷电视之类的;现在的摆烂更是顺其自然的一种人生哲学。
在这样一个焦虑、抑郁丛生的社会,我主动退出了“拼搏上进”,顺应内心,反而收获了更多。在适度不过度的压力之下,我可以更加从容地获取生活的主动权。
例如读一本书这种小事,不需要为了考试去读,而纯粹就是出于兴趣。以前总觉得读小说太奢侈,疲于生计。现在失业了,反而可以尽情享受文字的愉悦。小时候极度排斥死记硬背的学科,包括历史,现在却觉得特别有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会主动去查相关资料。……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叫摆烂,叫凡尔赛,你在炫耀这种“退休生活”。其实叫什么不重要,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无心之举,“无为而无不为”。我自己反正是乐在其中,不问前程的。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智元微库出品)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9.9购买认知觉醒+认知驱动周岭全套2册励志与成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书籍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旗舰店¥59.8购买更多关于《认知觉醒》的深度解读,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2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