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3月,石湾推出“头雁领航擂台争锋”年村(居)两委干部综合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比、学、赛”三步走,打造链式培育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这是石湾在佛山32个镇街中首创的,针对机关干部、村居干部“领头雁”开展的大规模擂台争霸赛。在每个季度都举行的擂台赛上,石湾干部们如何展风采、亮答卷?即日起,南方+陆续推出“头雁领航擂台争锋”系列报道,亮出石湾干部的精气神,以及他们的工作实效。依云、澜石、泷景社区,管辖面积在石湾28个社区中排在前三位。依云、泷景社区在年同一天成立,都是石湾“最年轻”的社区,澜石社区也在同年开展了区域调整划分。这些社区都有辖区面积大、新建楼盘多、新市民多、社会矛盾易发等共性问题。如何在典型的城市社区中,解决这些社会治理难题?三个社区根据各自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分别以不同的党建品牌,激发治理活力,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质增效,为石湾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开展有效探索。泷景社区:以“治慧社”激活基层治理原动力近日,由泷景社区党委主办的“‘泷’民心,创新‘景’”泷景少年说朗诵比赛初赛拉开帷幕。名小选手登台亮相,用最美童声诠释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泷景社区“治慧社”党建品牌的其中一个活动。“治慧社”党建品牌的构建,源于该社区内出现的问题:辖区面积较大,小区位置呈分散状态,面临着如何拉近与群众距离等的难题;社区范围内有两个商住综合体,人口情况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存在一定难度;村改物业的管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新交付的小区越来越多,面临着如何让新居民更快融入社区生活等。针对这些特点和主要矛盾,泷景社区党委探索打造“治慧社”党建生态圈,将零散的形态聚拢起来,并通过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激活基层治理的原动力。泷景社区党委推动成立了禅城首个商圈红色驿站。具体而言,泷景社区党委着力构建“治慧社”党建生态圈,指导各小区逐步建立了小区党支部,并运用智慧党建小程序对小区内的事项问题进行表决,赋予各小区自治能力。同时因地制宜,在各商圈、小区附近逐步建设党群服务站、红色驿站等,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建活动、便民服务、协商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今年7月,该社区党委就推动成立了禅城首个商圈红色驿站。因党建工作成效显著,今年该社区的世博嘉园获评首批禅城区善治小区。树木相依偎而生长,星辰因辉映而璀璨。泷景社区党委书记黄建淯深刻明白凝聚力的重要性,她介绍,泷景社区党委搭建了“治慧”N元主体共建联盟平台,激活社会组织等参与基层治理的动能。最后,服务的成效和议事的结果将被反馈到“治慧社”,由泷景社区党委和各小区党支部开展改善提升。一个问题是,该社区接管的新小区越来越多,如何构建新小区的治理新模式?泷景社区党委“敢”字当头,勇于尝试,在泷景汇琅峰未完全交付前,就提前介入打造党群服务站,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议事厅,争取在小区居民入住前就占据话语权。通过四级调解架构模式和“治慧社”共建联盟平台,把出现的问题矛盾化解在小区,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年汇琅峰党群服务站初建成时,社区就接到业主反馈,称小区的公寓用房区域与住宅用房区域没有独立分开,共用出入口不合理、不方便。接到诉求后,泷景社区党委运用“治慧社”共建联盟平台,多方沟通协调,最终达成共识,由开发商将公寓用房区域围合起来,商、住区域物理分隔,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好‘治慧社’这个圆规,画出泷景善治最大同心圆。”黄建淯说。澜石社区:打造“三好”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充电”与泷景社区毗邻的,就是澜石社区。澜石社区内新建小区众多,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社区,年轻家庭占比高,幼童数量多,婴幼儿照顾和养育方面需求显著。另外,社区居民也对提升自身素养有着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澜石社区党委结合本社区情况,持续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友好、老年友好服务型“三好”社区,打造理念有高度、品牌有亮度、服务有温度的“澜石之心”。澜石社区与明珠幼儿园等形成共建关系,共同开展亲子教育等工作。其中,该社区深入开展各类特色社区教育,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党建工作资源,利用社区各项教育、运动机构共享教育资源,在社区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更好地丰富与完善居民自身素养,把乐学融入社区建设,打造“乐学澜石”品牌。澜石社区注重借势、整合,力求让社区教育建设工作深植社区、影响家庭。充分利用和发挥辖区内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及医疗机构众多的资源优势,构筑涵盖社区各类人群的学习型社区教育网络。目前,澜石社区与澜石小学、医院社康中心、明珠幼儿园、泷景悠方购物形成共建关系,共同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活动、亲子教育、儿童心理辅导等工作。“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作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辖区内单位共驻共建,创造了党群共建、社区教育的新模式,将社区服务职能与社区特色相融合,使党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澜石社区党委书记陈健聪说。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澜石社区党委联合明珠幼儿园党支部、亿点社工,举办了澜石“互助童享·成长无忧”项目启动仪式暨彩虹糖幼儿家教体验活动。活动当天,明珠幼儿园彩虹糖托班部老师带来“互助童享·爱在彩虹”家教互动,幼儿与家长进行亲子手工活动和音乐游戏。亲子互动的欢声笑语填满课室,场面十分温馨有爱。这也是服务型“三好”社区和“乐学澜石”的一次创新实践。澜石社区通过党建引领,以“社区+社工+志愿+园所”联动模式,与辖区内的明珠幼儿园结对共建。整合社区内的幼儿、少儿服务资源,以1-3岁小朋友为中心开展多元化、多领域亲子活动,组建“童享无忧”红色阵地,打造安全的“互助童享”成长天地。“通过这项活动,目的是培育一支志愿服务队,让志愿服务融入基层党建、小区治理等工作,从而增加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陈健聪表示,近年来,澜石社区竭诚为社区居民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素质不断提高。依云社区:服务“零距离”,激活“邻聚力”作为石湾“最年轻”的社区之一,依云社区管辖着9个楼盘、11个封闭住宅小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年建成交付使用的。这些新建成小区里有着共同的问题——邻里间缺乏日常交流,关系较为淡薄。如何让邻里间变得更亲密、更友好?这是依云社区党总支书记欧敏华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开始,依云社区推出“睦邻友爱,乐聚依云”党建品牌,构建“零距离”服务格局新模式,以“三步法”着力解决问题,增强“邻聚力”。依云社区构建“零距离”服务格局新模式,增强“邻聚力”。第一步,该社区推出暖邻服务,增进“邻里乐”。一方面,以“大手牵小手,情暖助成长”为主题,开展童心自治、旧物义卖、垃圾分类、教育讲座等儿童公益活动,今年上半年该社区共举办这样的活动25场,参加人员达多人次;另一方面,以“情暖巾帼魅力绽放”为主题,让妇女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也让她们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第二步是推动睦邻和谐,解决“烦心事”。针对辖区居民矛盾纠纷“小、杂、琐”的特点,依云社区着力打造“党员先锋流动调解室”,成员以社区调解员、段警为主,邀请各小区物业公司党员、挂点律师等社会力量,参与到调解工作中。将调解现场搬到事发地和群众家门口,变“坐堂问诊”为“上门巡诊”,变“群众跑”为“调解员跑”,真正实现哪里有纠纷就“流动”到哪里,哪里需要调解就“流动”到哪里,有效防止各类矛盾纠纷叠加升级。今年“五一”期间,流动调解室上户调解了一起15岁男孩因沉迷于玩游戏而辍学自弃、与家长发生肢体冲突的事情。流动调解室不仅让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为他联系了一所民办大学,让他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第三步是开展益邻共建,织密“邻里网”。环湖小学东校区离小区比较近,学生们有时横穿马路,没有注意到往来车辆,安全隐患较大。依云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联动民警、物业公司、热心居民,共同打造一支安全护学队。护学队志愿者在每天的上学和放学时段,对学生进行路途安全护送,为孩子们往返家校筑起一道安全通道,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助和共建。“做社区工作,情怀最关键,追求最动人。”欧敏华表示,依云社区将继续积极搭建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平台,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南方+记者李晓莉通讯员石湾党建办李晓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2313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wh/2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