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扛过了感冒,讨厌的咳嗽声还是不绝于耳,这可怎么办?

今天,来说说感冒、咳嗽与肺炎、支气管炎的“爱恨纠葛”。

感冒好了,咳嗽还在继续

宝宝感冒好得差不多了,但咳嗽声不断,说明咳嗽是感染引起的。

宝宝如果出现长时间咳嗽(超过两周),要注意是否是过敏性咳嗽。

辨识方法

使用少量抗过敏药物,抗组胺的口服药(西替利嗪等)和雾化吸入的激素药物(布地奈德等)。

使用药物后,咳嗽明显好转或终止,很可能是过敏性咳嗽。抗生素对过敏性咳嗽无效。(服药请遵医嘱)

让人担忧的干咳和痰咳

如果宝宝偶尔出现一两声干咳,其他无变化,家长不要过于担忧。

让干咳宝宝舒服的方法

①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能减少咳嗽。1周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喝点蜂蜜止咳。

②用加湿器。让适度保持在50%左右,还可用于是蒸汽等保持呼吸道湿润。

③保持空气干净、多通风,其他人不要吸烟。

干咳和哮喘

干咳在慢性咳嗽中较常见,家长担心出现哮喘。

喘是哮喘特有的一种表现,但是“喘”并不意味宝宝患上了哮喘。当宝宝第一次出现喘憋时,要好好控制喘憋,以防发展为哮喘。

对于哮喘,寻找过敏原才是根治的主要方法,发作时应该用支气管解痊药物和皮质激素。

1.发出的声音不同。哮喘的声音是哮鸣音,而感冒咳嗽的时候声音多是清晰的。回

2.病发原因不同。哮喘多发生在晚上和凌晨的时间,一般是由于受到了过敏原的刺激或者是受到了寒冷的刺激所导致的。而感冒咳嗽则是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

3.症状表现不同。哮喘的主要表现为咳嗽还有呼吸困难以及有喘息的声音。而感冒咳嗽通常还伴有清鼻涕和头痛头晕想要睡觉的问题表现。

4.遗传影响不同。哮喘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状的,具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主要为外显不全、遗传异质化、多基因遗传和协同作用。而感冒咳嗽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没有遗传的影响。

5.治疗方法不同。对于哮喘病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的工作、少接触过敏源、少吹凉风和喝过多的凉水。对于感冒咳嗽的治疗,除了及时就医,平时还要多喝温热的白开水,多吃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和清肺的水果。

痰咳

痰咳主要是气管炎、肺炎等造成呼吸道分泌的物质增多,为了将分泌物排出呼吸道而发生咳嗽。

排痰:把宝宝呼吸道分泌物变稀,然后通过拍背的方式来帮他排出痰液。

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

治疗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从以下几点入手。

用药

以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药物、激素等为主,严重者可静脉输激素,不一定需要抗生素。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支气管炎,易出现喘憋,但是RSV属病毒,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及时补水

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发生脱水。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宝宝可能会比平常丢失掉更多的水分。

很多医生会通过口服或静脉补液的方式,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发生脱水。症状严重者,可能还需要采取吸氧治疗的方式。

支气管炎不会变成肺炎,儿科最多见的支气管肺炎,即支气管与肺都有了炎症。

肺炎引起的咳嗽

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但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

换句话说,咳嗽可能是肺炎的早期表现,但不能说是咳出了肺炎。

肺炎的诊断

①观察咳嗽和呼吸,判断还是是否罹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应有胸部X光检测结果,再加上病原学检测结果。

②观察是否发热,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儿童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③听胸部声音,由于儿童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

肺炎的治疗

除了针对病因的抗感染治疗外,呼吸道局部治疗非常重要。

呼吸道局部治疗指的是雾化吸入,雾化吸入盐水、化痰药或止喘药,可帮助呼吸道抵御病菌、排出废物、改善功能。

细菌性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有的放矢地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很多家长一听到宝宝咳嗽,嗓子有痰,就心急如焚。喂药、食疗、加营养、增衣物各种招数轮番上阵,试图将宝宝生病的“小火苗”扼杀在摇篮里。可结果呢?不尽人意。宝宝用了家长的方法后,非但没有帮助病情恢复,甚至还让情况更加严重了!这是因为有些看似止咳的方法,实则是误区!所以,小康君给各位宝妈奶爸提个醒,宝宝咳嗽,有两样东西坚决不能吃!

止咳别喂蜂蜜水

蜂蜜确实是个好东西!它不仅可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促进消化、还能护肤美容,对肝脏、心血管功能、皮肤、肠胃等都很有益处。

而且,美国儿科学会(AAP)也曾证实蜂蜜可以缓解咳嗽症状,减少咳嗽频率。但这里说的并不是蜂蜜水,而是纯蜂蜜。即:1岁以上的宝宝只是因感冒而咳嗽的话,可以喝2~5ml的蜂蜜来止咳。

但1岁以下的宝宝,是禁止食用蜂蜜或蜂蜜制品的,因为蜂蜜会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造成巨大的威胁。

这是因为蜜蜂在把蜜带回蜂箱的同时,还会把带菌的花粉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即便是极微量的肉毒杆菌毒素,也会使婴儿出现过敏、中毒,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年4月7日,日本电视台就报道过:东京一名6个月大的男婴,因喝了混合有蜂蜜的果汁,而发生肉毒杆菌症中毒死亡的案例。

所以,想用蜂蜜水或蜂蜜帮宝宝止咳的家长,最好等宝宝满1岁后再尝试(应循序渐进的添加,不可一开始就大量喂食宝宝蜂蜜)。

咳嗽有痰千万别吃止咳药!

1不利于痰的排出

特别在宝宝有痰时,千万不要立即止咳。因为咳嗽是排痰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就说咳嗽能便于宝宝把嗓子里的部分痰液排出来,有效清除呼吸道中的有害分泌物。

还有,家长千万不要在宝宝痰多或吃化痰药时服用止咳药,因为若强行止咳,容易将本来要排出的痰滞留在气道中,进而造成痰液堵塞气道、加重感染、影响正常呼吸,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还有一小部分“倒霉蛋”,可能会因堆积痰液中的病原体,出现其他的肺部感染情况。

2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不建议立即给宝宝服用止咳药,除了担心会妨碍痰液的排出,另一个因素是这么做会引发其他的副作用。

因为止咳药大部分含有可待因,容易抑制呼吸,还有一定的成瘾性。所以年9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所有含可待因的药品,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

还有一部分止咳药含有麻黄碱,这些成分不仅容易使人对药物产生依赖,大剂量服用还可能会造成致幻现象,同时对儿童肾脏、肝脏等脏器也会造成损害。

所以如果宝宝只是轻微的咳嗽可以不用服用止咳药,若宝宝出现咳嗽时呼吸困难、持续时间长、影响进食和睡眠,伴有发热、喘鸣、皮肤青紫等现象,以及2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则需及时就医查找咳嗽的病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确定病因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给宝宝服用相应的药物,严格把控规定剂量的药物摄入量。争取在副作用最少的情况下,将疾病治愈。

最后祝所有宝贝平安健康长大~远离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l/18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