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又出来坑人了。
7月16日,南昌多名家长反映,医院贴“三伏贴”后被灼伤。
院方通报称,92名儿童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已暂停“三伏贴”项目。
当地卫健委已介入调查,医院也在查找原因。
孩子后背一大片一大片的烫伤,看了揪心。
三伏贴里部分中药成分刺激性强,对人体有毒副作用,恰好部分孩子又属于过敏体质,就导致皮肤不适,甚至水泡红肿,脱落性皮炎等等。
三伏贴这玩意本身就有原罪,归根结底一句话——
少用少错,不用不错,多用,那肯定就出事儿了。
别着急喷,哥既然准备写这个题,就早有心理准备,毕竟三伏贴群众基础太大。
入伏那天,张富贵儿他妈提醒富贵吃饺子,还得加一嘴,别忘了贴三伏贴。
这次南昌被三伏贴坑了的家长们还称,号都是抢来的。
想贴的人太多。
在网上随便一搜,到处都是宣传贴,谁家孩子要是没贴三伏贴,爸妈都心里有愧那种...
哥今天讲道理,捋一捋这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能治啥病,治病原理是啥。
三伏贴的治病原理,按照现在中国传统医学的说法叫——“冬病夏治”。
意思就是在最热最潮的三伏天里,用药物敷贴对你身体的部分穴位猛攻,就可以达到祛除湿气,驱散阴寒,调解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的效果。
这样一来,你到冬天的时候,就不会得一些秋冬易发的疾病,如痛经、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等。
全世界别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药物的原理都是即时对症,药到病除。
没有说还带存着的,给人家装个时刻表,夏天来了打盹,冬天醒了干活,这太扯。
还有一个叫“去湿气”的概念,哥忍它很久了。
众所周知,人体内70%都是水,你成天想着去湿气去湿气???
打着去湿气的旗号,干着蠢事的太多,权健火疗就是个最傻的例子。
按照三伏贴的说法,在太阳底下趴公园大石头上的大妈,算不算在敷巨型三伏贴?
愚蠢至极。
所以说,人在三伏天的水分本就容易流失,不赶紧整两瓶冰镇大扎啤解解渴,成天去什么湿气?
治病机理非常玄学不靠谱,治疗手段又极其简单粗暴。
想治病,必须对皮肤有刺激性,必须泛红,如果能烫出泡或者化脓,才能完美的激发人体免疫调节机制。
应运而生的“三伏贴”完全符合它的要求。
三伏贴的基本方,使用了马兜铃科的毒药细辛、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过的毒药甘遂,这些毒药会导致皮肤发红甚至起水泡,达到了三伏贴排除体内根本不存在的“湿气”的效果。
也就是说,贴上“三伏贴”,然后感受到火辣辣的疼痛,实质上可能是中毒。
在最热的天里(理论上最热),贴上最烧人的膏药,你就能轻易治疗多达种疾病。
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医疗手段,哥服了。
最最有趣的是,如此神药,在使用过程中却非常接地气。
你要是有一点不适,就可以随时揭掉膏药,假如出现水泡或者肿痛?
医院,谨遵医嘱吧。
刚不还说烧出泡了效果更好吗?
三伏贴尽管如此的“优秀”,但它也有自己的困惑。
就是药物用量问题。
大家知道,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药方就放在那儿了,具体入药几分,全凭医生手抖。
三伏贴表示很困惑——
用药面积小了,浓度不够,膏药贴在皮肤上,成分还没等渗入进身体里,全被身体代谢没了。
用药面积大了,医院这样,给孩子造成大面积烧伤,就得出事儿了。
太过难以拿捏,不得不感叹一句三伏贴的博大精深啊。
说到这大伙也看明白了,与其说是三伏贴,不如说是智商贴,谁贴谁傻x。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信,完全是出于它优秀的行骗潜质。
第一, 很多人认为贴膏药事儿小,贴就贴了反正又没有什么大碍,人一多再加上从众心理,被骗的人自然也就多。
第二,“冬病夏治”这个概念真是太妙了,夏天贴,冬天看,要是身体健康了,那就是三伏贴的功劳,要是得了啥病,人家还得说,没贴三伏贴没准更严重呢?
这个比“包生男孩,无效退款”的骗术还硬气,它连款都不退。
第三, 疗效时间长,三伏贴讲究的是起调理功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坚持。
3年起效,上不封顶。
你要是能贴10年,它就管10年,贴50年管50年,贴年…..
就是这么个玩意,风风火火的在民间兴起了好多年,不知烧伤了多少人的身体。
对于打着“传统医学”的旗号,实际上就是伪科学的这种行为,哥已经严肃的说过很多次了。中药注射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只不过比这个危害更大一些。我打了中药注射液,差点死了
想收智商税,在成年人那里收收就算了,用在孩子身上实在缺德。
关于三伏贴从原理到行骗,哥本以为研究的明明白白,直到一件事的出现让哥动摇了。
医院里竟然能走医保你敢信?
咋回事呢?太费解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l/2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