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4日电(马晓龙、王新强、杨莎)近年来,新疆焉耆县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延伸,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建好“红堡垒”“先锋队”“主力军”,把党管农村工作要求落细落实,以组织振兴为关键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建强“红堡垒”,抓思想促实践
强化理论武装,促进决策落地生根。七个星镇坚持把提升青年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内容,以“学”为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分类分级分层培训,结合各类专题学习教育,进一步解放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筑牢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落地见成效的思想基础。创建党建示范,一点扩面效果显著。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集党员活动室、智慧党史馆、科普馆、文化书屋、文化广场、新时代实践文明大院等为一体的党建综合体,形成了精品党建示范带,以“文”化人,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促使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点上突破、面上提升。严格干部管理,转变作风强化职责。着力固牢制度笼子,加强从严管理,推动干部知敬畏、守规矩。通过开展常态化政治体检,严把10个村(社区)干部、党员两支队伍“入口关”,坚持规范化管理,健全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细化明确章程修订、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等10多项工作流程,促进工作落实。
配强“先锋队”,强队伍促发展
配强支部书记,发挥“头雁”效能。七个星镇坚持优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各村(社区)支部指导,进一步强化各村(社区)党支部的“火车头”作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优化发展党员培养,切实提升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为顺利开展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优化“两委”结构,提高“破题”能力。突出问题导向,突破路径依赖,从“选强、储优、激励”入手,配强“头雁”队伍,采用定期研究措施、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调整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提高干部素质,激发队伍活力。截至目前,选派4名在职在编干部到村社区任党支部书记,调整6名后备干部配强村社区“两委”,提高村级“解难题”能力水平。开展季度考评,激发“干事”活力。每季度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考核点评、业绩排名,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点评问题整改销号清单,坚持以改促进,做到“目标求准、业务求精”,让基层党组织书记真正成为“农民的好干部”和“乡村的建设者”。
育强“主力军”,干实绩促振兴
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党内生活“规范化”。督促各村(社区)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法宝”,提高党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锤炼党员党性,不断增强党员积极作为的行为自觉,促进全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突出组织优势,推进农村党员“职业化”。七个星镇各村(社区)根据无职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技能特长、兴趣爱好等特点,引导党员选择适当的“岗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协助党组织做好政策宣传、村务监督、环境检测等重点工作,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逐渐实现村民自治。依靠经济优势,推进后备人才“专业化”。通过政治上鼓舞、经济上奖励、生活上关怀等举措,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强化关怀激励,推动乡村致富能手、种植能手、养殖能手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截至目前,共开展农村产业发展指导培训50余次,为7个脱贫户(“三类户”)办理小额信贷22.5万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下一步,七个星镇将持续多措并举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各类问题,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l/2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