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1、文献搜索概况

根据问题研究需要,笔者从网络上搜索到近篇关于音乐美学,篇目略举如下:

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述略

波埃修哲学及音乐美学初探

蔡元培的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

卡称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与音乐美学

马克思哲学对音乐美学的启示(下)价值论

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融合与分镳——尼采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并及瓦格纳

生气灌注论——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叔本华的音乐美学思想

再谈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

……

而以儿童音乐美学为关键词时,其结果为零。

再以“音乐美学特征”为关键词搜索时,得到如下篇目:

从音乐美学角度谈音乐美学的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声乐艺术反映出的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研究

音乐美学特征——以《四首严肃的歌》为例

虽然与研究内容有此偏离,然而,音乐美学延续发展的过程都是有相关性的,而且在阅读这些篇目时,对儿童歌曲美学特征逐渐清晰。

2、文献概况及分析

所搜集得到的篇目,哲学观点偏多,但也正有了哲学思考与研究,儿童歌曲美学特征才有了源渊之水。按这些文章当对关于音乐美学与美学特征亦有所了解。

(1)柏拉图(Plato,Πλατ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西方美学发展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美的概念的第一人。

研究者认为柏拉图心目中有三个品级的世界,第三品级的世界即艺术世界,它是对第二品级的现实世界的模仿。他否认艺术可以反映真实的社会,更不承认创作主体在艺术创作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而是坚决认为艺术只是对现实生活外形的描述,是感性的描述,创作主体在其艺术创作中没有理性而言。柏拉图“灵感”最初也并不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思维被提炼出来,但它的提出却具有重大意义。

(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年-前年)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斯多德在其《政治学》中指出,“我们可以看见他们听了那种使灵魂激动的音调,在神圣的乐调的影响下恢复正常状态,仿佛受到了一种医疗,即卡塔西斯作用。”亚里斯多德的这种本质主义美学观,对西方音乐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作用。而他的“虚构说”则是研究艺术美学创作思维中的“想象”和“联想”,即创作主体如何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及塑造典型性格等问题。

(3)奥勒留奥古斯丁(SaintAureliusAugustinus,年11月13日-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第一次提出时间观念是在《论音乐》这本书中。“在那里没有时间,因为那里没有改变,时间是从那里被制造、安排和改变,当天空的运转回到同一个地方,以及天体回到同一个地方,在几天、几月、几年、几个世纪里它们这样做是为了模仿永恒,并且其他星体的运转遵照均衡、联合和秩序的法则。因此,地上的事情服从于天上的事情,为了宇宙的诗歌,它们的时间路线也加入了和谐的延续中。”奥古斯丁在《论音乐》中也通过分析可变之数与不变之数之间的关系,解析灵魂不和谐的根本原因以及上帝如何改变人类灵魂的不和谐。他完全认同毕达哥拉斯的观点——这个世界是由数构成的,音乐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的科学。

(4)波埃修(AniciusManliusSeverinusBoethius,约公元年-公元年)罗马贵族家庭。“三位一体”教义的正统辩护者,于年遭处决。在狱中,他用散文和诗体写的《哲学的安尉》(Deconsolationephilosophiae)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杰作。

研究者徐卫翔、李琍认为波埃修的音乐理论在长达数百年间一直在欧洲的教会与大学里被用作教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自由艺术”的论述而保存了古代文化中的教育传统。他在《论音乐的构成》(neinstitutionemusiea)中将音乐归于数学,这样理解的音乐相当于将音乐看为科学。波埃修又用“和谐”来定义音乐。和谐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最高的和谐是天体之间的和谐,对于人而言,音乐的和谐是为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和谐即健康与幸福服务的。这一点使他的音乐美学与近现代音乐美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5)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年8月27日-年11月14日)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气灌注论是研究者罗腾年毕业论文中对黑格尔研究中的发现。他的研究观点是根据黑格尔《美学》一书中一百多处相关论述获得,研究者认为,黑格尔虽然没有直接指出美就是生气灌注,但认为黑格尔在《美学》的阐述至始至终都没有离不开"生气灌注"。“生气灌注”是研究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的金钥匙。关于生气灌注,研究者认为是从爱心与善心中爆发出的智慧。其表现方式之一是心灵性和灵魂所得到的表现。并列举了黑格尔的金句:"艺术作品通体要有生气灌注,只有受到生气灌注的东西,即也灵的生命,才有自由的无限性"是黑格尔探索美学的观点之一。

无独有偶,同样研究黑格尔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张璐倩在其论文其结尾处亦指出“他对美的界说应作为引起我们重新思索音乐乃至艺术的一个途径。”为后来者发现黑格尔,审视黑格尔的思想埋下了重要伏笔。

(6)叔本华(德文:ArthurSchopenhauer,年2月22日-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在对叔本华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中,徐良认为:叔本华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彻底地扭转了传统西方音乐审美价值,他把西方音乐从服从理性,表现抽象理念的审美价值观念中解放出来,使音乐回归到人、人的生命意志,回归落实到人生的意义上,音乐艺术应是人生和人性的全面表达。叔本华是第一个向西方理性主义发起攻击的思想家,直接导致了存在主义音乐和现代释义学音乐的产生,彻底扭转了西方音乐的发展方向,奠定了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本体基础,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基本上是沿着这条线发展下来的。

(7)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年5月5日-年3月14日)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相关的文献中更多的是涉及马克思的理论实践,比如克列姆辽夫和卓菲娅·丽萨等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观点出发,认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是由其独特的物质构成材料,即声音所决定的。音乐中的声音不同于语言文字,它无法直接传达思想情感,只能对思想情感的运动状态进行模拟,这就决定了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这是音乐不同于文学、诗词、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

再有研究者罗小平在《再谈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一文中认为,音乐美学与作曲理论、音乐史论的区别,重要的一点在于,一般音乐理论着重于主客体认识关系、驾驭关系的把握,而音乐美学在研究音乐总体规律的基础上,要对客体进行审美价值的判断,它关心的是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研究音乐的特殊性是什么,这不是它的终极目的,它要研究的是这种特殊性可以满足人们的什么特殊的需求,有什么特殊的审美价值,这才能为音乐的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找到基本依据。他在文章中推崇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作为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他引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观点之一“物为人而存在”。

(8)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年10月15日-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是一位兼有哲学家的深刻思想,和诗人,艺术家的浪漫气质的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著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融合与分镰”是研究者陈韵毕业论文中的观点。虽然其所指是尼采与瓦格纳的融合与分镰,在文中也重点论述了尼采的音乐美学思想,作者还归纳尼采音乐美学思想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z/2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