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晚上出门还要带手电筒,以后用不着喽。”近日,苍南县藻溪镇西垟浦村85岁的村民陈敬昌提到并村就赞不绝口。原来,西垟浦村由原兴文村、北山坡村和坡南村合并而成,之前三个村的两两交汇处,各有米左右的路没有路灯,周边群众夜间出行很不方便。今年4月底新村成立后,新村党组织牵头,启动安装盏太阳能路灯,新修水泥路米,让村民走上亮堂“融合路”。今年苍南开展“组织优化”行动,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便顺利完成村社规模优化调整表决工作,共减少个行政村。同时通过成立县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出台《产业发展指导政策三十条》、健全新村社运行机制等,推进新村社实现“组织融合、人心融合、治理融合、发展融合”。“组织优化”行动是苍南基层治理“十招破十难”行动的其中“一招”。据悉,从年开始,苍南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深入调研系统梳理出三会一课坚持难、党员进出口畅通难、党员作用发挥难、组织设置改革难等“十大难题”,然后一一破解,创新提出了“十招破十难”体制机制改革。“十招破十难”就像一剂“固本强基”的良方,成为增强基层治理的“红色动力”。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实践,这一“磨刀工程”的效果正在显现:党员干部的“精气神”饱满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强了,引领效果出来了,自然而然,村集体经济也活起来了,一系列民生问题也得到了更好的解决。桥墩镇碗窑村树导向建强基层党组织7月15日晚,苍南县第29次“集中夜学”如期进行。苍南县委主要负责人来到县交运集团,就学习贯彻温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并提出具体要求。类似的情景已在苍南持续了两年多。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难坚持、组织生活不正常、上级决策部署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苍南县建立“集中夜学”制度,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明确“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定程序、定要求、定考评”等“六定”要求,落实宣誓、学习、通报、议事“四部曲”,每月15日在机关、农村、国企、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同步开展“集中夜学”行动。在“集中夜学”当晚,所有县乡领导直接到村随机抽查,以“上党课+现场办公”的形式,及时传达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并帮助研究解决一批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畅通干群沟通渠道。苍南全县3多个基层党组织固定时间开展“集中夜学”,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截至今年7月,累计开展“集中夜学”29次,党员平均参与率达91%,县领导抽查村居个、讲党课场次,5名县领导因督查不力被通报,5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因“集中夜学”不到位被约谈。针对党员作用发挥平台不够优化,结合中心工作不够紧密等问题,苍南建立“先锋引领”制度,通过开展“先锋+”系列活动,设立支部委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志愿服务队等形式,推动党员在“两个健康”示范区创建、“最多跑一次”、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中做到“五个带头”,强化党员率先垂范、攻坚克难的意识。灵溪镇灵江社区举办“新村杯”趣味运动会看成效:堡垒作用有效发挥两年多来,苍南通过“集中夜学”机制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协调解决各类事项个,涉及资金多万元。1.1万余名党员“先锋引领”展形象,在“三服务”、代跑代办、环境整治等各方面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众多基层支部好做法不断涌现。苍南县大渔镇大岙村支部推出“和菜”“点菜”“炒菜”“送餐”套餐:和菜:完成开展一次集中夜学、清扫一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一次志愿服务、交纳一次党费、开展一次走访联系。点菜:通过“私人定制、众人投票”的方式排列自选动作清单,包括:重温入党誓词、党建知识竞赛、民主议事、问题查摆、垃圾革命、移风易俗等。炒菜:优秀农村党员在学习活动中自己上台讲课,在各项活动中带头践行。送餐:针对流动党员,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z/23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