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又称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该病是目前我国养鸡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鸡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秋季即将来临,又到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高发期,提醒广大禽类养殖户提高警惕,对做好饲养管理与预防措施,防止该病毒入侵。一、病原学特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链RNA病毒。这导致该病毒很容易发生突变和高频重组,因此血清型超过30多种。该病毒主要存在于鸡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无论病毒株来自何种组织,都能很容易地感染鸡的呼吸道并使气管发生特征性病变,而且在呼吸道症状后常继发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但是在毒力上有所不同。二、流行病学特点该病常年流行,尤以冬春寒冷季节最为多发。鸡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各种日龄的鸡均易感,其中以雏鸡和产蛋鸡发病最多。不同品种和品系的鸡群对该病毒的敏感程度不同。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很快,如不采取措施,一情况下2周内疫情就可蔓延至全场。还有该病的潜伏期较短,平均3d左右。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感染毒株的毒力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天气温度、环境卫生、养殖条件、动物体况、饲料营养以及是否应激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感染病鸡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等途径向外界排毒,而受污染的飞沫、尘埃、饮水、饲料和垫料等则是最常见的传播媒介。三、临床症状该病病型复杂,通常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肠型等多种。1、呼吸型感染幼鸡可引起呼吸系统的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喷嚏、喘息、气管啰音和鼻分泌物增多等。有的鸡还有突然甩头、流泪和脸部轻度水肿等症状。同时感染鸡精神沉郁,羽毛杂乱,怕冷扎堆,食欲减退等。呼吸症状出现2~3d后,病雏开始出现死亡。6周龄以上的育成鸡感染发病,其主要症状与幼鸡发病基本类同,但是一般不出现鼻涕增多的现象。产蛋鸡感染后,其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但是在鸡舍安静时可听到气管啰音,喘息以及咳嗽、喷嚏等;其明显症状是而产蛋性能的降低,例如畸形蛋、软壳蛋、粗壳蛋的比例增加、蛋清变稀与蛋黄明显分开等,并且此情况可持续4~8周。产蛋鸡幼龄时感染该病毒可造成成永久性的输卵管损伤,鸡只可能外观正常,但是丧失产蛋机能。2、肾型该类型主要发生于2~6周龄的雏鸡。在发病初期,病鸡羽毛蓬乱、食欲减退,还可能出现短期的呼吸道症状,但是随后马上消失,其典型症状是渴欲增加、排白色稀粪和严重脱水等。发病率高,死亡率常随感染日龄、病毒毒力大小和饲养管理条件而有所差异。四、病理变化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学变化主要发生在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上皮组织。此外也有可能出现在肌肉、肠道和腺胃的病变。1、呼吸型剖检病鸡可见鼻腔、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和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液,气管粘膜粗糙、肥厚和轻度水肿,环绕支气管的肺组织局灶性实变。产蛋鸡生殖道的病变一般不明显,偶尔可见鸡卵泡充血、出血或变形,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腔的粘连。如果是在雏鸡阶段受到感染,则在性成熟时其输卵管的长度不及正常的一半。气管堵塞输卵管积液2、肾型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随后消失。其主要症状是幼鸡出现痛风、肾脏肿大、苍白,表面呈现出弥漫性的尿酸盐分布或在内部形成尿酸盐沉积,输尿管高度扩张等。发病蛋鸡两肾脏往往出现一侧肿大,一侧萎缩。花斑肾五、临床诊断根据本病在某一地区内特定血清型的扩散情况,呼吸道特征性症状、泌尿和生殖系统病变情况,再结合剖检变化可做初步诊断,如确诊则需要经过实验室方法。六、防治措施本病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一般发病后的治疗效果也不甚明显,因此还是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条件来着手,养成保持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和日常消毒的好习惯,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在此基础上做好各种疾病的免疫预防等。例如,可以采取滴鼻、点眼或饮水的方式,在2周龄时对雏鸡进行接种H苗,在5周龄时再加强1次;对于种鸡,可在2~4月龄以H32苗再接种1次;同时也可在开产前对种鸡进行接种灭活油乳剂苗,这样可使子代雏鸡在3周内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但是由于抗体产生维持时间短,对危险鸡群要每隔4~6周进行1次加强免疫。对于发病鸡群,在治疗时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还可添加有利于消肿利尿、促进尿酸盐排放和调节酸碱平衡的药物以减缓鸡群病情。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规范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zz/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