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气管炎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上气管炎,气管炎的发展势头越来越严峻,危害可谓是伤害极大,对于气管炎患者来说,怎样能达到康复,是他们最想要的。

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绝大多数人在开始的时候使用西医,因为西医见效快,但是西医也有个弊端,那就是容易复发。治疗-好转-复发-治疗,如此恶性循环,让患者饱受痛苦。在西医无望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转而寻求中医疗法。

在中医方面,气管炎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痰饮、哮喘等证的范畴。其发生,是由于整个机体尤其是肺本身抵抗力降低的结果,所以中医常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时外界环境各种变化如气候、饮食、情志、劳倦等,与肺互为影响,也是产生气管炎的条件。但无论外感之邪或内伤之邪影响到肺,必须是在整个机体特别是肺的生理功能失常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肺气不宣、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等病理变化。

中医治疗气管炎讲究辩证施治、对因下药。中医治疗气管炎以治本为主杜绝复发。

中医认为气管炎病的发生在于本虚、宿痰内伏于肺。在于脾肺肾功能的失调,肺有虚;在受到外因感染,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劳倦伤身等因素时,导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出现一系列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体征。中医注重脾胃肾的调理,从根本上祛除气管炎诱因,维持人体正常的循环,增强肺部通气功能和纤毛的排污能力,让气管炎患者得到彻底的治疗。临床上气管炎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出现不同证型,因此治疗也异。缓解期对肺、脾、肾三脏的调理,达到疾病不再发作的目的。另外,中医的治疗更侧重未病先防。

下面介绍一下艾灸如何治疗常见的急性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炎

急性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的急性炎症,多数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流行于冬季,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涨或疼痛、发热等。

本病常发于普通感冒或鼻咽、喉及气管的其他病毒感染之后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营养不良或接触空气中的污染物是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风、寒、热、燥等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肺首当其冲受侵而致肺气闭竭不通,肺气上逆而咳喘。

病症:以咳嗽为主,风寒者见咳嗽,痰稀薄色白,伴有鼻塞、流鼻涕,发热恶寒,全身酸痛;风热者见咳黄痰,伴有口渴咽痛,流黄鼻涕,多汗。

艾灸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

艾灸取穴

主穴:肺俞,定喘,合谷。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在背部经外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配穴:

风寒加风门、列缺;

风门(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列缺(腕横纹上1.5寸)

风热加曲池、大椎;

曲池(胳膊使大小臂成直角,在肘关节会现一道横纹,横纹的外侧端点就是)

大椎(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咽痛加少商;

少商(位于手指,拇指末端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气促加膻中。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附注: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吸入有害气体、烟雾、粉尘、花粉等致敏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鸭梨、萝卜等具有止咳化痰的水果。吸烟、喝酒对器官刺激很大,应予戒除。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分钟,7日一个疗程。

灸器推荐:背部穴位推荐双孔灸盒,其他穴位用艾条直接灸。

慢性支气管炎

出现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以上称为慢性支气管炎。本病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量增多。早期症状轻微,多发于冬季,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常年存在,不发季节。疾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以及风、寒、热、燥等外邪的侵袭有关。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肺气闭竭不通,肺气上逆咳喘。病症以咳嗽为主,肺脾两虚者见自汗气短,遇风寒而咳喘加重。脾肾两虚者见咳喘久作,呼多吸少,畏寒肢冷。

艾灸治疗原则以健脾温肾,理气化痰为主。

艾灸取穴

主穴:肺俞,膻中,脾俞,膏盲俞。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盲俞(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配穴:

肾虚者加志室;气虚者加足三里。

志室(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每次15-20分钟,7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

灸器推荐:用双孔灸盒或随身灸。

注意事项:慢性支气管炎如有吸烟史者请戒烟,加强个人卫生,注意体育锻炼和呼吸锻炼和耐寒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减少发病。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