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很多人感冒之后,身体都会处于一个非常“虚”的状态:

什么都没做,突然就会咳个不停;

身体乏力,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出虚汗,走两步路就虚得不行;

睡足八个小时精神还是很差;

稍微活动一下就觉得胸闷气短;

怕风怕冷,吹点风就难受;

首先,感冒期间,体内元气在与病毒对抗,相当于打了一仗。两军交战,无论输赢,都会元气大伤。病毒、病邪被驱逐的同时,元气也被大量消耗。

病愈后,病邪虽然去了,但战场还要打扫,气血、津液、阴阳的亏损,脏腑功能的衰退,仍然需要修复,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元气。

中医讲:“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病,气散则亡”,这个气说的就是元气。元气是生命的原动力,也是各脏腑功能的原动力。

肺脏有气,肺才可以主持呼吸运动;

心脏有气,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乱;

脾脏有气,脾才可以主持胃肠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

肝脏有气,肝才可以疏理气机让气的运行畅通;

肾脏有气,肾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谢。

当元气不足时,五脏功能就无法正常运转。出现各种“虚”,乏力嗜睡、心悸失眠、胸闷气短等症状,都是元气不足、各脏腑之气不足的典型表现。

1、咳嗽:肺气不足

感冒早期,湿毒疫邪袭人,可损人元气;进入恢复期,虽疫毒之邪已去,但因为急性期受到疫毒侵袭,或素体脾肺不足加之疫毒入体,导致脾肺气阴耗损。

2、心慌心悸:心气不足

发烧时,为了能够退烧,咱们会采取一些方式出汗。中医上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容易损伤心血、心阴。机体进入修复过程,亏损的津液、阴血不能得到及时恢复,因此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以及口干舌燥等症状。

3、虚寒:元气不足

有些人总是怕冷,这是由于人体元气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所导致。

4、嗅觉减退:肺气不足

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的濡养。嗅觉出现异常,显然与肺气受损有关。生病导致肺气不和,影响肺开窍于鼻的功能,因此导致嗅觉功能出现异常。

5、味觉减退:脾气不足

味觉减退与病后脾气不足、脾胃失调、气血失调相关。脾气不足、脾胃虚弱则食不知味,血不足则舌窍不利,均可影响味觉。当人的身体遭受到外邪侵袭时,首先干扰的就是气血的正常运行,使之紊乱,以致阴阳失衡失调、气血循行失常。

所以说,想要加快身体恢复,一定要尽快将元气补起来!

第一步:补气血

气血是我们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心主血脉,血虚不能充养心脏,就会出现心慌、心悸;气虚推动功能失常,就会有胸闷、气短、出汗、全身无力。中药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补气血中药有当归、黄芪、党参、熟地等。

第二步:改善体质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自身抵抗力强,病毒拿你也没办法。所以平时我们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抵抗力,进行适当的锻炼来改善体质,比如太极拳和中医的八段锦,都是很好的养生功法。

最后,艾灸保健

推荐穴位:足三里: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艾灸保健的常用穴位。脾胃为后天之本,经常艾灸足三里,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三阴交:内踝尖上三寸,这个穴位是肝、脾、肾三条经的交点,经常艾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三脏都有调理作用。除此之外,艾灸又可以提升我们人体的阳气,阳气足则百病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23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