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一种呼吸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肿胀、鼻腔及眶下窦发炎、流出水样鼻液及拉绿色稀便,有时伴有气管炎症和气囊炎并伴发结膜炎。本病多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产蛋鸡感染后,症状最典型且严重,可导致产蛋量下降10%-40%,育成鸡和雏鸡感染后,生长发育停滞,淘汰率增加,危害非常严重,在集约化养鸡中是重要疫病之一。

一流行特点

。。近几年鸡传染性鼻炎在我国呈流行态势,并且发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即使鸡场使用了疫苗,也有发病的情况出现,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病原在外界不容易长时间存活,因此本病不易远距离传播,仅会出现局部地区爆发流行。病菌在发病鸡群内难以彻底消灭,因此治愈后极容易复发。本病的发生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诱因密切相关。如鸡群拥挤、鸡舍内闷热或寒冷、潮湿、温差变化大、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饲料缺乏维生素A等。因此秋、冬季(气温变化大、通风不良)及梅雨季节(炎热、潮湿)最容易发病。潜伏期短,大约2天左右,在感染鸡群内传播较快,3-5天就会传遍全群。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一般在发病后期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的状态下出现一定死亡,但是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

二血清型分类

。。副鸡嗜血杆菌可分为A、B和C三个血清型,各种血清型又分不同亚型,其中A型包括A-1、A-2、A-3、A-4四个亚型,C型包括C-1、C-2、C-3、C-4四个亚型,B型目前只有B-1一个亚型,各个血清型均能致病,但不同的菌株毒力和免疫原性会有差别。我国首先由冯文达于年在北京分离到引起鸡传染性鼻炎的致病菌,经鉴定为A型副鸡嗜血杆菌。年林毅报道在一个发病鸡场分离到C型。

。。年之前,我国主要流行血清型是A型,其次为C型(90年代初有两个C型分离鉴定的报道),而B型的没有报道。年首次报道在中国存在B血清型。从年开始国内陆续有B型副鸡嗜血杆菌的报道,部分地区B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不断出现,这是近年来我国鸡传染性鼻炎流行的新特点。

。。年苗得园等通过流调证明从不同地区的19个鸡场可疑病鸡中所分离的19个菌株均为副鸡嗜血杆菌,并且均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株主要为两个血清型A型(15个)和B型(4个),没有分离到C型菌株。这次分离到的副鸡嗜血杆菌多为A型,这与以前报导是一致的。但是几株B型鸡副嗜血杆菌的出现,预示着B型致病性的菌株在我国会呈增多的趋势。年赵国生等从全国各地送检病鸡中分离得到多株细菌,经分离鉴定、PCR方法检测确定为副鸡嗜血杆菌,其中以A和B株为主。确定了当前我国主要是A型和B型两种菌株。

。。A、B、C三型灭活菌体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亚型之间的交叉保护也有差异,而且B型的免疫保护具有一定的型特异性。实验证明A、C型抗体水平与对B型的保护力无明显相关性,A、C型灭活菌体免疫后对B型的交叉保护较弱甚至没有(孙惠玲)。

三疫苗进展

。。目前用于预防鸡传染性鼻炎的疫苗均为灭活苗,尚未有成功的弱毒疫苗或其它种类的活疫苗投入使用,被列入中国兽药典《兽药使用指南》中经农业部批准注册的国内制品有3种,分别是:鸡传染性鼻炎A型油乳剂灭活疫苗;鸡传染性鼻炎(A型+C型)、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鸡毒支原体病、鸡传染性鼻炎(A型+C型)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进口制品有二价(A型+C型)铝胶灭活疫苗、三价(A型+B型+C型)铝胶灭活疫苗和三价(A型+B型+C型)油乳剂灭活疫苗。

。。现在国内厂家生产上主要以单A型灭活疫苗为主,少数有A+C型二价灭活疫苗(无文号),这是由于C型毒株的在全国的检出率相对较低,不是当前主要毒株,二价疫苗效果与单价A型无明显差别。

。。由上可知,我国主要流行A型和B型两种菌株,而国内主要使用的是以A型单价灭活疫苗为主(以各厂家产品批号为准),许多地区相继发生鸡传染性鼻炎免疫失败,主要是B型副鸡嗜血杆菌感染导致,但是当前还没有良好的针对性毒株制成疫苗进行预防,主要是由于B型的免疫保护具有一定的型特异性,而且我国目前B型菌分离株数量极少,因此还无法找到免疫谱广、免疫原性好的B型菌株用于制苗。不同的B型菌株的免疫原性不同,生产疫苗也不稳定性,保护效果明显较差。经分离鉴定的不同的B型菌株攻毒免疫了A+C型疫苗的鸡只,都没有保护力而感染发病,免疫过进口三价苗的鸡只,对B型株略有抵抗,但总体也没有保护(卢冷秩)。

四免疫方法和途径

。。鸡传染性鼻炎疫苗以腿肌注射效果好,而新城疫疫苗同时对比试验发现腿肌、胸肌、颈部皮下之间没有差别。这是由于腿部内侧血管丰富,有利于疫苗吸收入血,疫苗菌株只有进入血液才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若胸肌注射到离血管较远的部位,不利于疫苗的吸收。

。。我国主要使用鸡传染性鼻炎单A型灭活疫苗进行防控,首次免疫时间受季节性的调控,但一般首免在鸡只6周龄左右,日龄太小进行免疫可能会影响其保护能力,免疫后2周开始产生免疫力,开产前再免疫一次即可获得坚强保护力。但要注意二价苗中由于C型菌株的免疫原性较弱,在首免1个月后还要进行二免。

五防控技术

。。康复的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引种时要注意种鸡场有无近期病,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一个鸡场最好饲养同一日龄的鸡群,后备鸡群要远离老鸡群。清除感染鸡或康复鸡,远离老鸡群进行隔离饲养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理想措施。

。。加强卫生管理,对畜舍和设备定期进行消毒,切断本病的传入途径,一旦发病,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消毒措施,及时用药物或疫苗进行预防。对患病的鸡场,建议对禽舍和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后,将鸡舍空闲一周,然后再饲养清净鸡群。

。。消除诱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气温突变、高温高湿、鸡群过分拥挤、鸡舍通风效果不佳、环境卫生差、外来人员出入频繁及消毒不及时均可能成为本病的诱因。防止其它传染病的发生如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维生素缺乏症等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