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码头(si)——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百万人订阅的   1.药理:头孢氨苄属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与头孢噻吩相仿,但其抗菌活性较后者为差。除肠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外,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或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的大部分菌株对本品敏感。本品对奈瑟菌属有较好抗菌作用,但流感嗜血杆菌对本品的敏感性较差;本品对部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其余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均对本品呈现耐药。梭杆菌属和韦容球菌一般对本品敏感,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对本品中度敏感。   2.毒理:头孢氨苄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剂量为mg/kg。

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头孢氨苄片“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因为头孢氨苄这个化学物质,是很多细菌都敏感的一种抗生素。所以,吃西药的话,我们可以很明确,我们吃的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不是指你吃的是什么物体,而是精确到你吃的是什么物质,每种物质是干什么用的,比例是多少。再看看我们常吃的一种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首先,你不要指望它能写出什么化学式,因为它里面含有的物质太多太多了,这就是中成药的弊端,你根本不知道你吃的药里含有什么物质。来看看它的成分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明胶、甘油、巧克力棕、苋菜红、精制玉米油、大豆磷脂、蜂蜡。

几乎每一种,都是物体。每个物体里都含有无数的物质,哪一种在起效?看看说明书,没有药理毒理,只是告诉你

藿香正气软胶囊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HOW???WHOKNOWS...反正就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好,我们不管这个,我们假设它说明书上写的药效它都能达到,虽然我们和它自己都不知道它怎么达到的。推理一下,功能相似的西药,有大概三四种物质对病情有效。我们假设中药比西药牛逼很多,里面有四百种物质对病情有效,那这些物体里的另外“一万减四百种”物质呢?它们有什么用?不知道,你永远不知道,没人知道。但是你需要把它们吃下去。而实际上,我们的药监部门和制药厂商是很不负责任的,很多物体被加入药典之前根本没有进行严格的毒副作用测试,所以你吃下这些药以后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真的是随缘。比如之前很有名的“龙胆泻肝丸”,含有“关木通”,导致千百人肾衰竭。因为关木通中含有的马兜铃酸会导致肾病。而关木通这个药材是收录在中华药典里的合法药材。其实在年,就有学者发现了两例2例因大剂量服用关木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九几年在欧洲也大面积的报道了龙胆泻肝丸而导致肾衰竭的病例,可直到年4月1日,国家药监总局才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也就是说,从发现这个东西有毒性,到再也不能用这个东西做药,用了四十年时间。这么多年,多少人会被这个关木通坑了?中药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物体,常年吃中药的人,会不会撞到下一个关木通,完全是看运气。

很多人说,那西药就没有副作用了么?显然不是。打开每一个西药的说明书,你会看到很多不良反应和禁忌作用。比如阿莫西林:

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禁忌: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和禁忌需要做N久的动物实验,从小白鼠做到大猩猩。再做临床实验,抓志愿者,来试,试出不良反应。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告诉你,你吃了以后可能会怎么怎么样,然后你再自己决定吃不吃。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再打开你身边的中成药,看不良反应和禁忌那一栏,大部分都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尚不明确尚不明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药检的时候没有试出什么不良反应,可是并不代表着这药就没有不良反应。换句话说,尚不明确的意思是,吃了以后会怎么样,我们其实也不太知道。大部分人都没事儿,也有可能吃了以后口吐白沫,还有可能像龙胆泻肝丸一样肾衰竭。这种吃了以后不知道怎么样的药就能上市,这不就是不负责吗?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每种物体里含有什么物质给你分析的清清楚楚,为什么你会吃一个你都不知道里面含有什么物质的药?那些每天担忧食品安全的人,抵制毒牛奶,抵制地沟油,抵制食品添加剂的人,为什么你们会去吃一个吃了以后甚至都不知道会怎么样的药?这不是一种矛盾吗?另外再说说有效性。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比如一个药在上市之前需要做双盲实验,来确定有效性,为了排除药的“安慰剂”效应。什么叫安慰剂效应呢?就是你吃完这个以后“感觉自己”好了很多。比如我奶奶晚年的时候有很严重的肝病,每天疼的下不了床,后来发现这个病很严重,已经没有必要再让老人承受这个痛苦去治疗了。回到了村子里,止疼药已经不太管用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给奶奶开了一个药,告诉奶奶这是治肝病的特效药,吃了保证好。我奶奶就吃,吃完了第二天果然好了很多,都能下地走了。我爸就问,这是什么药啊,真这么好使啊?赤脚医生说,“哪有能治你妈那病的药啊,我给她拿的是治胃疼的药。”这就是安慰剂,假如你需要的只是让病人更舒服,那安慰剂很管用。但假如你想要这个病人康复,需要的就是药效了。怎么判断一个药到底是安慰剂还是真的有药效呢?双盲实验。两组病人,包括医生和病人自己都不知道哪组是对照组,没人知道哪组吃的是药,哪组吃的是“糖豆”。大样本、多次进行双盲实验以后,每一次都能看到吃药的那组病人蹭蹭蹭的见好,才能叫通过双盲实验。才能确定这种药确实不是安慰剂,才能确定这个药临床上确实有效果。效果是什么?甚至都不用告诉你你吃了药,掺到饭里,掺到饮料里,依然见效。可是中药的上市从来不做双盲实验,这就让人很难信服,怎么证明中药确实有效?你说你吃了之后感觉确实好了,这真的没有用。药,到底管不管用,不是你说的算,也不是我说的算,是双盲实验说的算。另外,很多时候你病好了,甚至不需要安慰剂来作用,这又要提到一个更老的话题,自愈性疾病——就是不需要治疗自己就能好的疾病。人体的免疫力其实是很强大的,很多疾病完全不需要打针和吃药,利用自身的免疫力就能好。比如我家人就很不信服我说的上面所有的东西,哪怕他们什么道理都说不出来。今年大年初一,我早上起来发烧,怀疑是胃肠感冒(食物中毒),我妈拿来退烧药就给我吃,一看,中成药,我说算了吧,等等,明天要再不好我就吃药。然后开始睡觉喝水睡觉喝水睡觉喝水睡觉喝水…一天过去,初二,变得活蹦乱跳。我再和我妈说“你看看,假如我昨天就直接吃了药,今天你是不是会觉得是这个药好使?其实不吃药也能好,这就是自愈性疾病。”的时候我妈明显就很信服了。在这儿也要推荐大家小病尽量别吃药,锻炼一下自己的免疫力,这不是什么歪理邪说。所以,综上,中药,成分不明确,毒副作用不明确,禁忌不明确。没效果的就不说了,有效果的,因为它没做过双盲实验,所以我们必须要怀疑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它也说不出药理分析,所以我们也不能排除是免疫力在起作用。即使即使,真的不是安慰剂和免疫力,就是有效,我们也可以把有效的成分提炼出来,做成药(抱歉我只能举出一个青蒿素)。实际上,你这么理解一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西药和中药的说法。西医就是现代医学,西药做的是提炼出中药英药美药南药意药法药中的有效成分,来做成现代的小药片,更高效,更安全的去治疗疾病。我的水平也就只允许我把整个问题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最后再说一句,我是一个不愿意冒什么风险的人,所以我基本不会去碰中成药和中药的。不过,其实你选择吃哪个,对我来说真的无所谓。啊最后补充一句吧,君子和而不同。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7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