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772.html
(上接1版)帮助完成户户通平方米,完成排水沟清淤米,建设美丽庭院14个,旱厕改造户,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如今种地跟从前大不一样了,现在我一个人可以轻松管理这多亩地。去年小麦纯收入10.75万元,看今年麦子长势,肯定会增收。”5月6日,乐陵市孔镇镇吕门楼村廷良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社员赵文兴说。   吕门楼村的入股土地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廷良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聘用本村种植大户、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管理主体,从事玉米、小麦种植。合作社实施“1+”分红模式,即在总收入中扣除群众保底分红、合作社管理人员生产成本后,剩余收入进行二次分配。其中,30%用于给群众二次分红、30%作为管理人员绩效奖励、40%留归村集体。   “合作社统一解决品种、品质、品牌等问题,能有效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群众来说,既有土地流转金保底收入、年底分红,又可到合作社务工,收入实现了多渠道、多门路、稳增收。”吕门楼村党支部书记吕廷良说。   同样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还有武城县郝王庄镇西李古寺村,该村耕地面积亩,是典型的农业村庄。年,村党支部书记马守良上任前,村集体不仅没有收入来源,账面上还有不少欠款。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工作无法开展,连基本的办公运转都成了问题。   年下半年,西李古寺村党支部响应号召,由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挥规模种植优势,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寻找新渠道。村里经过仔细甄选,决定种植河北农科院研发的一个谷子新品种。   “这个品种穗大秆粗,病虫害少,不用间苗,只需喷一遍药,具有抗旱抗涝等多重优势。目前谷子种植面积达多亩,产量多万斤。我们还拿出多亩地,试种旱稻、红薯、金银花等作物。”马守良介绍,合作社成立以来,村集体收入从0元增长到51万元。随着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村民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除了享受土地入股分红,年开始,村民们的医疗保险全部由村集体负担。去年1月起,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获得村集体发放的50元孝老金。   一组数据更能直观反映我市深入推进农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增量扩面工作情况:目前全市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个,涉及村庄个,占比59.6%,入社农民17.54万户,入社耕地.24万亩。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村已全部清零,收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分别达到75.3%、40.3%。强化网格管理,做优三治融合,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刚搬进新村时群众没有归属感,咱干部开展工作也困难,网格化管理后,大小事务以网格为单位运行,有事找网格员就能解决,方便管理,群众也满意。”5月10日,平原县龙门街道军仓新村第六网格党支部书记杨玉坤介绍。   军仓新村过去面临着村庄小而散、支部班子服务群众能力弱、产业发展层次低、村庄配套设施散等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龙门街道以军仓新村为试点,破除原有党组织构架,探索“新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化模式,构建“党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使新村居民融洽和谐。   “党组织融合是关键。”龙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付涛说。年,龙门街道破旧立新,新设立了11个网格党支部,构建起“新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网格化组织架构。随后,多名村民、名党员通过“合推合选”的方式,选举出了军仓新村党委书记,新村也真正实现了组织上的彻底融合。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这几年我市大力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行城乡网格化管理,探索村庄融合、组织融合、土地融合、服务融合道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其中,平原县积极打造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党建+三治融合”新村治理新格局,这一做法成功入选全国34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省31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和全省32个改革品牌。武城县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发展,形成了党支部领导、村民议事会协商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民理事会协助、村民监事会监督、网格化管理、合作社促增收的“一部四会一网一社”村级治理模式,实现了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目前,全市共划分基本网格个,配备网格长1.3万名、网格员2.4万名,整合党建、行政、社会资源,把基层组织建设、群众工作、综治维稳、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11个部门46项职能下放到网格。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目前市级综治中心已标准化运行,规范化建设县级综治中心11个,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均建立了综治中心。本文来源:德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jc/2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