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是连锁企业永恒的话题!

在这个行业里,要么自建连锁品牌,要么加入一个连锁品牌。

自建连锁品牌,一旦盈利模式得到市场验证后,如何既快又稳的扩张?

快,就意味着企业容易遇到发展的各种问题。

稳,前期就意味着开店的速度慢。

既快又稳,才能快速地实现规模复制,除了产品盈利、门店盈利之外,还能延伸出一系列其它的收益。

比如规模收益、品牌议价、供应链等,不仅挣钱,更加值钱,抢占产业价值制高点,形成竞争壁垒。

从竞争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才能既快又稳的扩张?

01

战略规划

战略定生死,一个企业没有好的定位就不会有市场地位,更不会有品牌效应。

中小企业多数会存在一个误区,觉得战略是大企业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

但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大家熟知的国美、苏宁也是一样。苏宁从服务、维修上做起来,国美从卖家店小铺做起,由小到大,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的根本性去理解,战略也是小企业的事!

战略的根本意义在于填补“未来我们想做到什么程度”与“我们现在在哪里”直接的差距,形成企业的创造性张力。

战略的核心就是围绕终局和布局展开,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战略就是:“以终为始”。

以终极目标倒推行动计划,才能让当下的行动具备未来意义,没有终点的出发,都是徒劳无功。

企业的发展是场赛跑,比的是企业家谁更有战略眼光。

战略规划是企业突破成长“天花板”的需要。

那作为企业创始人,更要具备终局思维,进行以终为始的思考,在低头干活的时候,要抬头看路,站在未来看现在,以终为始,其思考的底层就是相信。

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需要自己修炼的方向。

02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可以大致分为四种:职能型、地区型、混合型和事业部型。

每一种组织结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连锁企业在打造核心团队的时候,往往会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来选择相应的组织类型。

连锁组织四大创新原则:

①前台终端工作组化、灵活反应、独立核算。

②客户沟通行为线上化,打通前中后台,数据共享。

③训练部门独立于人力资源部门,以适应终端迅速变化的赋能需求。

④运营、训练、督导,终端、分部、总部是横向与纵向的人才蓄水池。

一个企业要有效地运营,必须将战略与组织结构相联系。

在战略管理中,有效地实施战略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适宜的组织结构,以使其与战略相匹配。

03

商业模式

连锁模式的关键点在于“连得住、锁的好”,靠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连锁管控和经营运作体系与模式。

"连"是管理的范畴,能够管得住,是顺序、是制度、是流程、是标准,展现的是管控力;

"锁"是经营的范畴,管理经营就是经营顾客、优化商品,扩大顾客沟通渠道,提升利润点,是盈利模式的范畴,展现的是力量。

连锁模式分为盈利模式、管控模式、拓展模式以及其他商业模式。

盈利模式有三种:现实收益,整合收益,衍生收益。

现实收益:通过终端门店连锁运营体系和品牌系统运作,扩大连锁终端盈利能力和品牌附加值,提高品牌价值收益。

整合收益:通过对上游供应商、下游加盟商、目标客户、渠道合作伙伴的整合,做大规模,获得整合收益。

衍生收益:将单店盈利模式不断复制,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效益,从而提升连锁商业价值,实现资本收益和地产收益。

管控模式分为:操作管控,战略管控,财务管控。

操作管控:为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总部管理从战略规划到计划实施的一切过程。

战略管控:总部负责企业的财务、资产运营和整体战略规划,各下属公司制定区域内业务计划,并报总部批准实施。

财务管控:总部负责企业的财务、资产运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各下属公司达成总部既定财务目标即可。

拓展模式一般有直营连锁、特许加盟、纯托管、加盟联营、托管联营五种,也还有自由连锁等。

连锁企业拓展模式设计的三个重点:

①竞争优势上,应该考虑的是充分利用现有加盟商的社会资源;实现与渠道竞争者差异化。

②渠道管理上,必须拥有所有分店的管理控制权;模式设计要保证单店盈利能力要强,对潜在加盟商有较强的吸引力。

③企业发展上,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发展速度,利用绝佳的历史机会迅速完成布局。

不过是哪种模式,都有优势和劣势,因为事情总有两面性,如何扬长避短,如何把各模式优势组合,就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应该系统认知扩张模式,选择合适自己企业现在这个阶段的,以及未来阶段的,也就是说,洞察发展规律——匹配你企业的生命周期。

04

标准化运营系统

什么是连锁标准化?

连锁的标准化这个概念最初是来源于大工厂机械化的生产流水线,其作用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从连锁企业角度来讲,连锁的核心其实就是复制,从一家单店复制到"N"家门店,统一标识、统一商品和服务。

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四化: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与独特化。

其中标准化是最主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他三化的体现。

运营系统(形成标准):围绕关键经营指标,通过专业工具形成门店、总部的各职能及岗位标准化。

训练系统(输出标准):开发/优化课程,打造讲师团队,搭建训练实施平台,组织持续性输出与评估。

督导系统(执行标准):建立督导组织,明确督导范围,设置督导标准,选择督导方式,组织督导实施。

考核系统(检核标准):围绕关键经营指标的达成结果持续优化/升级标准。

标准化形成的过程,就是标准化的过程,也是团队训练的过程!

标准化体系要印上企业文化的烙印,自己可以复制而别人无法复制。

连锁标准化的根本目的,一定是提高运营效率。

05

激励机制,晋升通道

连锁企业“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老板更多的要考虑的就是,店长为什么要跟着你干?

企业是要培养一个店长,而不是培养一个竞争对手。

任何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人才,人才的竞争是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人类有向更高层次需求突破的原始动机,打破屏障,需要来自外界的刺激。

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激励和机会给到他们。

设计激励机制,晋升通道时,把所以的机制都写出来,让所以员工都清晰的了解自己在哪一职级,是什么职位,距离晋升还有哪些条件没有达成。

设定晋升机制与薪酬结构,可上可下,自主流通,实现公司与员工风险共担,盈利共享。

职位序列设定清楚后,那相应的薪酬结构也要设定清楚,如:督导辖区业绩总提成、个人业绩提成、薪酬标准等等。

连锁企业能否实现自管理、自运行,人不管、机制管,自己管、管自己,管得少、管得好?

这应该是大部分管理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最后一定要记住:激励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我激励”!

06

关键岗位的选、育、用、留

连锁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是:人才招募难、人才培养难、人才留存难。

我们必须解决的3个问题是:

第一:从公司干转变为自己干?

第二:从单独干转变为培养新店长共同干?

第三:从为单店小盘子干转变为公司大盘子干?

企业在连锁化的过程中,其本质始终是围绕着“人”在进行连锁,“万店连锁”只是一个必然结果,而如何运用合伙人机制推动“人心的连锁、人才的连锁”才是实现“万店连锁”的关键手段。

人才的定义:认同企业价值观,且能贡献超额价值的,称为人才,其余的不算人才,只是组织成员。

企业或组织应及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yf/22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