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伦敦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个英国人他对大英帝国的殖民时期有什么看法,那么你得到的大概率回答可能是:没有我们大英帝国的辛勤耕耘,就没有今天如此繁华的世界!Iamthefatherofthenations!
是得,根据新民意调查(年)发现,英国公众普遍为他们的大英帝国及其殖民时期感到自豪。他们认为,没有英国的殖民就不可能诞生如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所以他们自称为father,这个比喻咋一听确实有那么点道理,毕竟英国在最辉煌的时期曾经殖民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土地,很多国家的起源和它有关,这也使得英语成为了国际上最广泛流行的通用语言。但是你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一下所谓的殖民文化背后的原动力,你就会发现,哪有什么father,不过是割别人的肉来喂养自己罢了。
英国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天然匮乏,所以想要暴富,就只能通过向外的殖民扩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来供养本国才能达到目的。比如英国殖民者当年控制了印度之后,英国财政收入的40%一度都出自印度,这些来自殖民地的福利最终都回馈给了英国的国民,殖民地的人起早贪黑受苦受累只能混个温饱,英国的国民游手好闲也可以衣食无忧,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抽取万国精华供养一国民众,这就是殖民的真相。
很多人都看到了美国民众这两天疯狂毁坏雕像的迷惑行为,这些被毁坏的雕像之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哥伦布雕像,这座年建成的雕像终究是没能坚挺到岁,惨遭斩首。甚至就连美国国父托马斯·杰斐逊雕像都被示威者涂鸦,推到,从表面上看这很类似于激情犯罪行为,但实际上却反映出了美国民众当下正在思考的那个问题:我们是谁?是殖民文化的产物?还是祖祖辈辈文明的延续?
显然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他们毁掉雕像的行为来看,他们已经开始对自己曾经的文化和英雄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我们中国人也曾经有过,比如有很多人说秦始皇残暴,他们的论据是:天下苦秦久矣,苛政猛于虎等等典故,从当时人的角度看,这没错,但在两千年之后的我们看来,秦始皇当时横扫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把六国民众当成本国人来教育和对待,其实是本着天下太平的愿望去的。他是真的爱这片土地,而不是想要殖民和控制其他国家。正是自古以来的这种思想,使得今天的我们谈起自己民族的英雄,每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去尊敬和爱护他们,我们这个国家的精神,是几千年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目光所及,尽是同胞,此心安处,就是吾乡,
殖民文化和我国文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里,殖民者并不把殖民地当作自己的故乡,他们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任意剥削殖民地的人民,他们的眼里只有利润。纵然他们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科技,可是人类能够长久传承的核心是精神文明,不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的问题,就一定会陷入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否定之中,严重了就会发生美国这些天发生的事情。
二战结束之后,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殖民地独立运动,英国被迫放弃了印度等一系列殖民地,并且在撤退的时候留下种种隐患,比如臭名昭著的杜兰线,这些隐患至今为止还影响着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和平,当时殖民者的肮脏意图不可谓不明显。
所以,殖民者通过殖民地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们给殖民地留下了什么呢?答案是一地鸡毛。不管是强大的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印度,或者陷入迷茫,或者陷入战争泥潭,灵魂无处安放,肉体也备受折磨,他们推到的不是一座又一座雕像,而是自己心中的信仰,那些雕像上的人压根没有爱过他们,没有祝福过他们,所以他们注定不会是他们的骄傲,更不会是他们的传承!
一个没有精神文明支持的国家,究竟能撑多久,还真不好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搬出小板凳,拿着咸鱼,看好戏上演喽。
我去过一次兵马俑,不瞒大家,我在那些士兵里面见到了一张和我极为相似的脸。原来我的祖先,曾经也是威震天下的虎狼之师。那么你呢?要不要来找一找自己的归属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yf/2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