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肉
鱼肉,是指鱼类的肉。鱼的种类很多,主要的食用淡水鱼包括鲤鱼、草鱼、鲫鱼、鳜鱼等,海水鱼包括黄鱼、带鱼、平鱼等。它们都具有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酸菜鱼食材准备:黑鱼片(草鱼鲢鱼)、青酸菜、料酒1勺、盐少许、蛋清液、淀粉、食用油少许、香姜蒜、花椒粒、干辣椒段少许
做法步骤:1、黑鱼切成薄片(可以让菜场大叔帮忙),鱼头和鱼骨备用。鱼片加少许盐、1勺料酒、适量蛋清液和淀粉搅匀,再加少许食用油拌匀,腌制15分钟。
2、热锅冷油爆香姜蒜,下鱼头、鱼骨煎至两面金黄,倒入冷水没过所有食材,放入葱结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待汤煮至呈乳白色,用滤网过滤出鱼汤,鱼头和鱼骨弃用。3、另起新锅,热锅冷油爆香姜蒜,下酸菜、泡椒煸炒出香味。4、倒入过滤好的全部鱼汤转中火煮沸,加少许花椒粒、干辣椒段、1勺料酒和少许盐调味。待鱼汤熬出香味后,下黑鱼片煮至肉熟,关火盛出。
5、锅中热油至略微冒烟,立刻淋入碗中,酸菜鱼完成!
2、鸭肉
秋天是一个适合吃鸭的季节,这与鸭肉本身的食疗作用息息相关。秋天的鸭肉,肉质很鲜嫩,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鸭肉味甘,性凉,可以滋五脏,除秋燥,很适合体热上火的人吃。老中医对鸭肉有很高的评价: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足以说明鸭肉的好处。鸭子可以用来煲汤,炖,红烧,烤等。特别是配上一些白萝卜或者胡萝卜一起炖,太美味了。
3、羊肉
羊肉的营养成分很高,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特别是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好处。秋天天冷干燥,很多人容易咳嗽嗓子干疼,正适合吃羊肉。
羊肉汤
食材准备:羊肉、料酒、葱、姜、花椒、干桔皮、山楂、盐
做法步骤:
1、把羊肉浸泡在凉水中两小时,中间隔一小时换次水
2、用清水将羊肉清洗干净后切成小块
3、在锅中倒入足量的清水,把切好的羊肉块放入锅中
4、中火做开锅后撇去浮沫,倒入料酒
5、接着放入花椒、葱姜、干桔皮和山楂
6、盖上锅盖,转小火慢炖1-1.5小时后
7、把桔皮和山楂捞出,接着撒入适量的食盐转中火继续炖15-20分钟后关火就可以吃了
4、牛肉
秋天适量吃一些牛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秋季人体抵抗力比较弱,而牛肉性味甘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烟酸、钙、磷、铁、胆甾醇等成分,具有强筋壮骨、补虚养血、化痰熄风的作用,可以帮助可帮你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另外牛肉中含有的锌是一种有助于合成蛋白质、能促进肌肉生长的抗氧化剂,对防衰防癌具有积极意义;牛肉中含有的钾对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有着防病作用;含有的镁则可提高胰岛素合成代谢的效率,有助于糖尿病的治疗。小贴士: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凡体弱乏力、中气下陷、面色萎黄、筋骨酸软、气虚自汗者,都可以将牛肉炖食。若手术后的病人,可用牛肉加红枣炖食。
5、鸡肉
鸡肉能够为机体补充优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构成了体内众多免疫物质的原料以及肌肉的成分,适当吃鸡肉能够增加免疫物质的数量和肌肉的含量,进而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从中医食疗的角度上来讲能够温中益气、健脾开胃,因为鸡肉性味甘、温,入脾、胃经,对于虚劳羸瘦、食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适当吃鸡肉有很好的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好处。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点个在看,一起为健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2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