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战胜恐惧、战胜自卑、接纳自己是在和人性作对,所以很难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在追求:自信、外向性格、积极心态、气场、内心强大等心理品质或心理状态;并为此而遍寻各种与心理学有关的理论方法或途径。我把具备以上两点的人,称作——追心族。追心族都渴望改变自己,可学了那么多理论,实践了那么多方法,改变却迟迟没有发生。所以,大家都感叹到,改变自己真的好难好难啊!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用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改变自己的时候,这里面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我们的人性自动自发要去的那个方向;一个是各种理论方法要带领我们改变的方向。我发现,这两个方向和力量竟然是截然相反的,因此,我们改变的努力都被我们人性自然而然的力量给抵消了,怪不得改变这么难!我说的啥意思?为了向大家解释清楚,我们可以形象的打个比方:人性本身自动自发的力量,就像地球上的水,不管在地球上哪个位置,都会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由高处往低处流。比如,你往地上泼一盆水,这水会自动的由高处向低洼处流动,如果你非要让它从低处向高处反向流动,几乎是很难做到的,除非你用人工干预的方法:比如给高楼大厦供水:由于楼层太高,水不可能自己向高处流动,所以,我们必需用水泵加压,才能把低处的水通过压力压向高处,这样就可以为高楼大厦供水了。但这纯粹是人为的干预,绝不是水的本性使然。所以,一旦去掉人为的干预(比如停电了,或者水泵坏了),水立即就又会一如既往的、自然而然的由高处重新流向低处,结果是水供不上去,大厦的高层就停水了。而我们的人性,恰恰就像这水流,它总会自动朝着某个方向流动。比如,追心族可能都会有这种体验,我们总是会不自觉中: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自卑;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往消极悲观的方面去想;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不接纳自己;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追求完美;我们的情绪及心理就像水一样,会自动的“流向”——“自卑、消极、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接纳自己、追求完美”的状态,而这一切完全不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努力,不需要有意识的调整和干预。相反,我们之前所接触和学习的各种理论方法,它们在试图帮助我们改变,让我们:由自卑变得自信,由消极变得积极,由在乎别人的看法变得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由不接纳自己变的接纳自己,由追求完美变得不追求完美。所以,这些理论方法的作用就像前面那个例子中的水泵,通过这些理论方法,人为的、有意识的对我们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及心理状态进行干预,迫使我们的人性由原本自动自发、自然而然的那个方向,朝着这些理论给我们指引的方向去改变,也就是让我们变得——自信、积极、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做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不要完美主义,等等。可你会发现,这种外来的、人为的、有意识的干预不仅效果并不好,并且即便是有效果,这个效果也很难长久保持。比如,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在一些书中看到过有关自我暗示的神奇力量。这些理论认为,要想变得积极自信,就要不断的重复进行自我暗示。我当年就坚持这么去做了,但我发现,自我暗示在刚开始时,确实有点作用,但要保持住这种自信的状态,你的意识就不能松懈,你要不断的调整自己,不断的进行自我暗示,所以,时间久了你会感觉到很累、很耗精力。并且,当你的这种意识和努力稍微有点松懈,一不留神,它又会自动的恢复到之前的那个自卑的状态。再举个例子:心理学当中的森田理论认为,如果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2356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2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