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家儿子今年4岁,人如其名“淘淘”,是个十足的小淘气,学东西特别快,但思维跳跃,凡事总喜欢和家长辩解一二,俗称顶嘴,而且总是喜欢动手拆卸,让妈妈很是头疼,一点也不是传说中“听话的孩子”。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于是用很多条条框框将孩子规划其中,希望按照成年人的经验把孩子培养成为成绩优秀、出类拔萃的社会人才。这种做法恰恰让孩子失去了最重要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经社会调查研究显示:长大后易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有个性、有想法、好动善思的人。家长们眼里的“听话”其实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毫无创造的行径。所以想要孩子在未来真正的卓有成效、取得成功,在童年时期的3个“毛病”,家长不用深管!
一、天马行空的想法、出其不意的行为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由此可见,当孩子出现奇奇怪怪的想法或行为,追着家长不停问为什么、是什么的时候,做一些新奇的尝试的时候,正是他开发想象力、运用创造力的时刻,他不会对现有的规则所束缚,喜欢多方位思考,更能够创造出新颖的事物。
想象力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保持无限的想象,才会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己。家长千万不要阻止或变相泼冷水,一定要鼓励孩子的举措,抓住机会充分发挥孩子宝贵的想象力,不要让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二、总喜欢和家长唱反调
面对孩子时常唱反调,家长暴跳如雷的同时不妨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孩子独立思维、个性形成的开始。此时孩子逐渐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他表现出的唱反调、顶嘴是在表达他自己的观点,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同和理解。
此时的家长一定要冷静面对,认真分析孩子内心的想法,换位思考会更容易沟通理解。这样的孩子在成年后非常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是容易取得事业成功的性格类型。同时这样的孩子还会表现出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相信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很有可能会大展宏图,具有一番作为。
三、喜欢动手尝试
孩子在生活中喜欢拼搭、拆装以及做实验等行为,都是由于高度的好奇心引起的,家长不要责怪,这从孩子成长长期来看是好事。喜欢动手操作说明孩子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也能强,他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出事物的组织结构,想办法解决事情,同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使他不断思考、增加操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挑战更难的事情。
虽然短时看这样的孩子比较费心,可能是破坏大王,总是不按家长的指令做事,但长远来讲,爱拆家、做实验的孩子比同龄人聪明许多。家长在不制止的同时可以教导孩子学会整理、懂得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活动,父母的陪伴和理解是孩子成长最迅速的途径。
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陪着孩子动手做一些实验,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锦春会对照着《游戏中的科学》这套书中的游戏,陪着孩子一起一一验证。这套书用漫画的形式,来给孩子展示科学实验,所以孩子非常喜欢看!6册包括《不怕火的纸》、《会游泳的鸡蛋》、《不会掉落的树叶》、《悬浮的铁钉》、《不怕风暴的硬币》、《蹦蹦跳跳的豌豆》。
四、喜欢唠叨
有些孩子很安静,性格平和,而恰恰有一些正相反的孩子,他们喜欢表达、被注视、被倾听、与人交流。这类孩子往往是因为大脑发育交完整,所以语言表现较好,伴随表现欲望强烈,在不断地与人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经验。如果孩子有这一类特质,那恭喜家长,一定要好好把握、悉心培养,相信你的孩子未来语言领域的发展一定卓有成效,如主持人、记者、外交家等等。
面对孩子成长出现的“小毛病”,家长一定要善于观察思考,切不可一站式否决,打击孩子的自信和天赋。都说孩子的一张白纸,父母才是灵魂画手,所以从今天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2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