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今天的长三角,再次收获无数火热的目光。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为这片奋进热土指明发展方向,注入澎湃发展动力。

大江奔流,千帆竞发。

从“蓝图规划”到进入“密集施工期”,从“共识”全面转向“共建”,三省一市之间的合作不断升温,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一连串新变革揭开大幕,推动长三角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合肥在建的全球最大量子实验室呼之欲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打通长三角创新“经络”,协同建设创新翅膀上的长三角;

产业协同加足“马力”,合作共建沃土“生花”,安徽构建起“芯屏器合”现代产业体系,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更多源动力;

苏滁清流河景观带一展魅力新姿,皖浙共推“新安江实践”在更广阔和更综合的生态系统“开花结果”。高铁飞驰,织线成网……共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同一个“长三角”,同一个梦。安徽这一年,与长三角一起拔节成长。

打造科创协同“新标杆”

“我们和上海团队联手开发的‘快速识别+精准测温’产品在疫情防控中大展拳脚。”安徽银通物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久说,公司从事智能物联网研发,疫情期间,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研发团队合作,开发一款AI智能人脸识别设备,目前已出货多台、产值达到四五千万元。

共聚创新力,同下一盘棋。

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科研合作不断深化,技术溢出多点暴发……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三省一市前沿创新正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型,把脉时代创新脉搏,实现跨越发展。

“硬科技”铸成国之重器。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由中国科大牵手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研制;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研制;

“京沪干线”量子通信保密干线,由中国科大作为项目建设主体,连接北京、合肥、济南、上海等多个城市。

西有合肥,东有张江。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捷报频传,与公里之外的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东西呼应,在大科学装置上各有侧重,在科技攻关上分工协作。

安徽加快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落实《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框架协议》。创建国家实验室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增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一室一中心”8个。

在长三角一体化(网上)创新成果展开幕式上,两项来自安徽的科技成果备受现场观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smdc.com/zcmbhl/21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